云酒世界网

国际大豆及油脂后市将如何演绎呢?

食品产业网 2010-11-10 16:03 豆类
国际大豆及油脂市场走势分析预测11-10-食品产业网
  近期国内油脂价格在前期大幅上涨后转入震荡走势,让人感到追高的风险在加大,后市将如何演绎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波农产品价格上涨起始的原因在于全球流动性的扩张,全球商品的供需因素已经让位于商品的金融属性,而农产品上涨的诱因则是恶劣天气所引发的,灾害性天气引发基础农产品价格上涨,而进一步推动市场恐慌心里,更加使资金涌入农产品市场。由此对于后市农产品走势我们可以重点关注流动性与天气这两个基本因素。

  对于油脂市场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国际豆类商品的上扬,有大豆玉米争地的供应面因素影响,也有中国持续超量进口的需求面因素支撑,资金面又得到美国宽松量化货币政策的助推,三种因素叠加导致了油脂价格暴涨。

  其次,目前美国大豆已经成熟并进入收割阶段,美国农业部已停止本国大豆的优良率的报告。最后一次报告的大豆优良率为64%,这是最近五年的第二高水平,美国大豆直到收获前都没遇到太大的问题。收割方面,截至10月31日,美国大豆18个州平均收割率为96%,美豆产量基本确定,北半球大豆库存、产量和收获期天气炒作基本结束。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对2010/2011年度的产量、库存数据有大幅度调整,之后调整幅度预计不会太大。从这我们可以看到,预计美国大豆单产在44.5蒲式耳/英亩,这是一个创纪录的单产;市场在继续炒作美豆出口需求的同时,关注焦点将转移到南美大豆种植天气和种植面积。部分国家的气象部门预测“拉尼娜现象”将至少持续到2011年初,天气因素还有可以炒作的空间。

  从近期美国大豆周销售报告看出,无论是大豆还是豆油,如果剔除了中国进口的增量,全美销售同比是减少的,所以应从中国进口能否持续来判断美盘后期上涨是否能得以延续。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原因是前期中国停止从阿根廷进口豆油,使得国内必须从美国增加进口大豆和豆油来满足国内油脂需求,同时棕榈油、菜籽油的进口量也在增加。由于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人民币处在长期的升值通道当中,以外商为代表的大豆进口商,低成本获得美元之后,从美国采购大豆,转化为中国大豆库存,这样既可以满足后期生产需求,同时可以享受人民币升值收益。

  而从国内的情况看,玉米增产、相应大豆减产以及刚性需求稳步增加的支撑下,美豆价格持续上涨,美豆上涨趋势支撑连豆易涨难跌。根据近期公布的数据,美国PMI指数持续走高,美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创下了今年5月以来新高,美国经济正缓慢复苏。在经济复苏、资金充裕的局面下,大宗商品投资保值功能凸显,美豆基金持仓有望持续处于高位。

  国内大豆已陆续上市,但国家收储价格还未正式公布,市场普遍预期大豆收购价格将会提高。现货方面,农民看涨惜售心理较强,产区收购主体抢购大豆现象普遍,推动大豆现价持续走高,目前产区东部油厂的大豆收购价格普遍集中在3.8—3.88元/公斤。我国大豆储备有500多万吨,为保护农民利益,大豆上市收购期间,政府拍卖的可能性较小,补贴大豆加工企业代加工消化库存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大豆价格受政府收储的支撑,存在上涨的动能。

  最后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到,目前支撑中国大量进口的因素都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我国已经开始恢复阿根廷豆油的进口,这使得美豆或美豆油进口的迫切性有所下降。国家加大对国内商品市场投机的监控。在全世界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目前国内油脂价格的调控重点不再是增加供应或者抑制需求,而是控制国内外比价关系,只要内弱外强的局面得以维持,就会抑制进口投机,那么CBOT的价格虚火也会自然消退。

  从上述情形总结,从更长期看,由于美联储国二次“量化宽松”的政策已经确立,各国政府在面对各自不断恶化的经济数据,欲采取第二轮的经济刺激政策,这极有可能导致新一轮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增大,而农产品因估值过低受资金关注,近期豆油期价在通胀预期和消费旺季等利好因素连番刺激下持续上涨,但商品市场或将迎来大涨后的震荡整理阶段,但年末的巨大需求将提升豆油期价重回上涨格局。因此我们预计11月份豆油市场将是一个先扬后抑、有望挑战10000点或更高的价位,但是在油脂不断创出新高后,价格上涨的动能阶段性释放有减弱的迹象,在前面提到改变油脂价格走势两个基本条件没有改变前,我们不会改变油脂看涨观点,但是我们依旧坚持不追高的观点,选择回调买入为主,豆油在上冲至10500元附近会迎来剧烈宽幅震荡,这就要求我们在节奏注意买入机会,不追高,逢回调买入为主。(作者:大有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