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榨利润为负将对大豆行情产生暂时性影响
市场焦点转换大豆仍有一轮上涨-食品产业网
近期,连豆进退维谷,下有成本和美豆支撑,上有政策与缺乏利多的压制。目前还正处于新一轮行情启动前的整理阶段,主要体现为市场焦点的转换,即从北美转向南美,从产量转向天气,从需求转向供给。
美豆2010/2011年度产量基本已定,南美天气因素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美豆已经全部收割完成,虽然2010/2011年度产量最终确定要到下个月,但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中的9185万吨产量基本上已经为产量之争划上一个句号。从12月份农业部报告来看,相比11月份预期而言,出口上调55万吨,并相应调低期末库存55万吨,除此之外,产量、美国国内压榨需求、期初库存等因素基本维持不变。按目前的情形看,1月份最终产量的上下幅度在100万吨以内,因此美豆2010/2011年度的最终产量大概在9200万—9250万吨之间,单产在2.96吨/公顷(合44蒲式耳/英亩),连续3年增产的势头出现终结。
上述产量及出口需求增长所导致的供应偏紧利好已经在前期的价格快速上涨中消化,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正在向南美预期产量转换。从12月份公布的南美新年度大豆种植面积来看,巴西增加75万公顷,而阿根廷则维持去年的1800万公顷种植面积不变。产量方面,据油世界最新预测,小幅上调巴西产量50万吨至6730万吨,同时大幅调低阿根廷产量150万吨至5050万吨,分别低于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中对两国估计的6750万吨和5200万吨产量。与2009/2010年度产量相比,新作物年度南美产量不容乐观,巴西、阿根廷两国大豆总产量预计减少400万—500万吨。一方面,在玉米等其它作物争地效应的影响下,大豆新增种植面积有限,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预计新增玉米种植面积为370万公顷,远超过115万公顷的新增大豆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拉尼娜现象在种植阶段对阿根廷的影响已经有明显显现,这也增强市场对明年单产的担忧。2009/2010年度,巴西大豆单产为2.94吨/公顷,新年度预计只有2.78吨/公顷,单产降低5.44%;阿根廷的降幅预计也要达到4.6%。从目前的单产预估看,天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还有很大的空间。
美豆销售进度加快,中国港口库存增加
当前,美豆的销售进度明显提前。截至12月2日当周,2010/2011年度美豆销售量达到75%,而去年同期只有59%,同时,对下一年度新豆的远期采购进度也在加快。以截至12月2日的当周数据为例,市场对2011/2012年度的大豆采购量已经达到近90万吨,而去年同期下一年度的采购还没有正式展开,从时点上看,今年比去年提前了至少两个月以上。以此趋势判断,以往到5月中旬才结束的旧作大豆销售很可能提前到3月初。销售进度提前,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进口需求增加导致,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对于未来价格的时间升水持看涨预期。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大豆的总进口量达到4937万吨,分别比去年和前年同期增长38%和50%,预计全年进口量达到5400万吨左右。中国进口需求仍是未来几个月内决定国际大豆价格的重要因素。
压榨利润为负将对大豆行情产生暂时性影响
由于CBOT大豆期价近期一直都在1300美分附近振荡,使得内外盘价格差价明显。
如按美豆12月15日到港价格4422元/吨计算,压榨利润为-30元左右。相比之下,采用国产大豆压榨才有少量的压榨利润,但是相比上个月初时动辄500、600元的利润而言,大豆下游产品价格受抑制情况非常明显。即使按照期货盘面价格计算,各品种的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之差,也明显可以发现自进入12月份以来,相对大豆而言,豆油与豆粕的实际价格确实偏低,但是低估幅度不大。豆油与豆粕期货价格低估带来的影响较为明显,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压榨意愿降低,直接减少了对大豆的采购需求;二是企业的套保意愿降低;三是豆油与豆粕的市场供应量可能会趋于减少。加之大豆的市场供应量比较宽松,国内连续抛储120万吨大豆也加大了连豆跟随外盘上涨的压力。然而,从历史数据上看,压榨利润为负的情况并不会长时期延续,因此我们判断这种情形会很快得到市场纠正,而传导路径方面则很可能是油粕先涨,豆类后涨。另外,从盘面来看,连豆价格平台正在不断上移,本轮回调至4250元后,价格低点已经升到了4350,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市场对后期价格仍是趋于看涨。
总体来看,本年度大豆仍有一轮结构性上涨,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明年供需结构的显著变化,偏紧的供应加上增加的需求将使市场愿意接受较高的价格,加之国内阶段性调控措施对市场的影响正在弱化,因此,笔者认为,明年上半年大豆超过本轮上涨高点达到5000元/吨以上目标位的可能性非常大。
美豆2010/2011年度产量基本已定,南美天气因素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美豆已经全部收割完成,虽然2010/2011年度产量最终确定要到下个月,但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中的9185万吨产量基本上已经为产量之争划上一个句号。从12月份农业部报告来看,相比11月份预期而言,出口上调55万吨,并相应调低期末库存55万吨,除此之外,产量、美国国内压榨需求、期初库存等因素基本维持不变。按目前的情形看,1月份最终产量的上下幅度在100万吨以内,因此美豆2010/2011年度的最终产量大概在9200万—9250万吨之间,单产在2.96吨/公顷(合44蒲式耳/英亩),连续3年增产的势头出现终结。
上述产量及出口需求增长所导致的供应偏紧利好已经在前期的价格快速上涨中消化,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正在向南美预期产量转换。从12月份公布的南美新年度大豆种植面积来看,巴西增加75万公顷,而阿根廷则维持去年的1800万公顷种植面积不变。产量方面,据油世界最新预测,小幅上调巴西产量50万吨至6730万吨,同时大幅调低阿根廷产量150万吨至5050万吨,分别低于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中对两国估计的6750万吨和5200万吨产量。与2009/2010年度产量相比,新作物年度南美产量不容乐观,巴西、阿根廷两国大豆总产量预计减少400万—500万吨。一方面,在玉米等其它作物争地效应的影响下,大豆新增种植面积有限,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预计新增玉米种植面积为370万公顷,远超过115万公顷的新增大豆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拉尼娜现象在种植阶段对阿根廷的影响已经有明显显现,这也增强市场对明年单产的担忧。2009/2010年度,巴西大豆单产为2.94吨/公顷,新年度预计只有2.78吨/公顷,单产降低5.44%;阿根廷的降幅预计也要达到4.6%。从目前的单产预估看,天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还有很大的空间。
美豆销售进度加快,中国港口库存增加
当前,美豆的销售进度明显提前。截至12月2日当周,2010/2011年度美豆销售量达到75%,而去年同期只有59%,同时,对下一年度新豆的远期采购进度也在加快。以截至12月2日的当周数据为例,市场对2011/2012年度的大豆采购量已经达到近90万吨,而去年同期下一年度的采购还没有正式展开,从时点上看,今年比去年提前了至少两个月以上。以此趋势判断,以往到5月中旬才结束的旧作大豆销售很可能提前到3月初。销售进度提前,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进口需求增加导致,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对于未来价格的时间升水持看涨预期。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大豆的总进口量达到4937万吨,分别比去年和前年同期增长38%和50%,预计全年进口量达到5400万吨左右。中国进口需求仍是未来几个月内决定国际大豆价格的重要因素。
压榨利润为负将对大豆行情产生暂时性影响
由于CBOT大豆期价近期一直都在1300美分附近振荡,使得内外盘价格差价明显。
如按美豆12月15日到港价格4422元/吨计算,压榨利润为-30元左右。相比之下,采用国产大豆压榨才有少量的压榨利润,但是相比上个月初时动辄500、600元的利润而言,大豆下游产品价格受抑制情况非常明显。即使按照期货盘面价格计算,各品种的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之差,也明显可以发现自进入12月份以来,相对大豆而言,豆油与豆粕的实际价格确实偏低,但是低估幅度不大。豆油与豆粕期货价格低估带来的影响较为明显,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压榨意愿降低,直接减少了对大豆的采购需求;二是企业的套保意愿降低;三是豆油与豆粕的市场供应量可能会趋于减少。加之大豆的市场供应量比较宽松,国内连续抛储120万吨大豆也加大了连豆跟随外盘上涨的压力。然而,从历史数据上看,压榨利润为负的情况并不会长时期延续,因此我们判断这种情形会很快得到市场纠正,而传导路径方面则很可能是油粕先涨,豆类后涨。另外,从盘面来看,连豆价格平台正在不断上移,本轮回调至4250元后,价格低点已经升到了4350,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市场对后期价格仍是趋于看涨。
总体来看,本年度大豆仍有一轮结构性上涨,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明年供需结构的显著变化,偏紧的供应加上增加的需求将使市场愿意接受较高的价格,加之国内阶段性调控措施对市场的影响正在弱化,因此,笔者认为,明年上半年大豆超过本轮上涨高点达到5000元/吨以上目标位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