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大豆价格走出了偏倒V字路线
2011年,国际大豆价格走出了偏倒V字路线。
由于种植收益低导致种植面积下降,预期产量减少及天气升水因素决定了大豆基本面的基本向好,内外盘价格在去年8月底9月初达到全年最高点。但由于2011年下半年国际宏观层面事件不断、天气好转、消费力下降等因素,国际大豆价格连续破位不断创新低。
2012年,多国大选、欧债危机给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增添变数。虽然美国和中国的大豆减产,但南美洲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大豆价格走势回首
前段内外价格如影随形后期现分歧
回顾2011年国内外大豆市场的价格走势,我们可以分为前后两段来看。
年初至8月底是前半段。在2011年9月之前国内外大豆价格走势均呈现宽幅震荡、缓慢上升的势态,在9月初达到全年最高点。这一阶段多空因素交织,基本面与宏观经济相互角力,终结了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攻的行情。
前期宽幅震荡缓慢上升
这段时间,国内外大豆基本面向好,其中一个原因是大豆种植收益低导致种植面积下降,预期产量减少。
由于大豆与玉米的种植纬度大面积重叠,两者之间的争地现象由来已久。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新能源、替代能源的需求强劲,国内外玉米乙醇产业快速发展,致使玉米需求量激增,从而不断抬高玉米价格。由于种植玉米的收益大大超过大豆,利益驱动种植农户转向种植玉米。
美国大豆和玉米的比价在去年4月中旬开始的播种时期达到2:1,是2004年以来的次低水平。这种比价致使大豆种植面积减少。
美国农业部(USDA)去年8月公布的月报显示,美国大豆预测收割面积为7380万英亩,较上月预测减少50万英亩,美国大豆年终库存下调至1.55亿蒲式耳,较7月预测减少2000万蒲式耳,减产成为8月末CBOT大豆突破14美元/蒲式耳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豆价格达到全年最高。根据最近的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本年度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最终为7370万英亩,相比上年度的7660万英亩减少4%.
国内的种植收益比价更为“触目惊心”.在争地现象最为明显的黑龙江省中部地区,大豆、玉米和水稻的种植收益比为2.25:1:3.75,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因此减少25%~30%左右,预期全国产量下降20%.国内价格在去年9月初突破4800元/吨,成为年内最高价格。
另外,天气因素也加大了价格预期。美国大豆作物生长期遭遇高温干燥天气,单产持续下调。从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各月供需报告中,2011/12年度美国大豆单产4月预期的43.5蒲式耳/英亩,8月供需报告一次性将单产下调2蒲式耳/英亩。
但大豆基本面的向好并没有造成大豆价格的单边上涨行情,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在其中的作用。
从2009年11月,希腊政府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达到13.7%,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而成为笼罩全球经济的阴霾。2010年情况越发不稳,5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开始在欧盟蔓延,并由此出现了所谓的“欧猪五国”--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受其影响的国家占到欧元区整体GDP的三分之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受此拖累大幅下降。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得不出台了1100亿欧元和7500亿欧元的救援以阻止危机扩大。
强支撑的基本面与全球经济不断出现的“险情”作博弈,大豆价格正是在这种矛盾交织中形成宽幅震荡的走势,由于极端天气造成的强减产预期使得内外盘价格在去年8月底9月初达到全年最高点。
后期内外价格走势分化
9月之后可以视为第二阶段,国内外大豆价格都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跌势,其后内外盘走势产生分化,国际价格连续破位不断创新低,国内由于品种差异及收储预期在9月底价格见底之后开始盘整。
首先表现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持续趋弱。
2011年下半年国际宏观层面事件不断。先是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普公司下调美国长期国债评级,引发了市场普遍恐慌情绪,大宗商品遭到抛售;后是欧债危机由“欧猪五国”向法国等核心国家蔓延,并且由主权债务转向欧洲银行业。
而欧盟内部由于国家利益不同致使面对危机反应迟缓,无法达成有效解决问题的统一方式。9月份大宗商品价格全线快速下跌,连基本面比较好的大豆也不例外。
天气好转也促使基本面发生变化。随着美国大豆种植区降雨增多,天气在作物生长后期逐步恢复正常,前期炒作的天气升水被逐步挤出。
随着收割季节的临近,新豆上市的供给压力逐渐显现,供给面有了支撑但全球消费却出现了变化。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由于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居高不下(港口库存曾达到650~700万吨),替代品棕榈油库存也在高位(由年初接近30万吨一路走高,前期库存接近60万吨),减少了在美国的大豆采购数量。
去年美豆销售的进度较往年明显落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美国农业部对2011/12年度新作大豆的出口预期由5月份的15.4亿蒲式耳,下调6次,降至12月供需报告中的13亿蒲式耳,比初期预期减少了15.58%,缺少买盘的CBOT市场一蹶不振,美豆价格持续下跌。
9~10月,大豆第一大产区南美也开始了新年度大豆的播种,播种面积增加,市场增产预期不断传出。
而根据彼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报告,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温度低于正常水平,市场对于天气的担心有所升温。若被监测区域海水表面温度的3个月移动平均值连续5个月低于正常水平0.5摄氏度以上,将被确认为拉尼娜事件。拉尼娜将导致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干旱少雨,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区将会受到影响。
诸多利空因素叠加,空头效应放大,美豆不断破位连续下跌。
国内方面,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大豆价格快速下跌后维持震荡。进入9月之后,国内大豆也经历了一轮快速下跌,除了受外盘的影响,也有自身三个原因。
第一,货币政策收紧,贸易融资再起,港口库存激增。
进入2011年,中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创新高,通胀预期不断加大。政府为了保障国民生活水平,对货币政策及与民生影响较大的大宗商品价格调控力度不断增强,货币政策由适当宽松转为稳健。
为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国家通过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多重举措收紧银根,减少流动。2011年央行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高时对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要求达到21.5%,并且在上半年先后三次加息。
银根空前紧张使得有些实体企业不得不借助民间资本借贷短期周转,一时间民间资本借贷收益激增,部分利用贸易融资的手段再度兴起,刺激了大豆进口量的增加,到9月份港口库存已经达到660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
下半年后货币政策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各商业银行进一步收紧银根,银行信贷成本也随之不断上调,资金紧张使得大量资金从资本市场回流到实体,减少了对资产价格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