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10年大豆年需求量400万吨
“大豆是城乡居民植物蛋白消费的重要来源,也是种地养地结合的重要倒茬作物。尤其在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大豆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重要替代作物。因此,综合考虑大豆的食用特性、生态功能及种植替代性,不能轻言放弃大豆,必须保持大豆生产稳定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项。”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
在大豆进口量激增的背景下,促进国产大豆生产,是为了提高我国大豆的自给水平?
曾衍德说,据测算,未来5—10年我国大豆年需求增量在400万吨左右。解决大豆供求缺口,增加进口是必须的,但增加国内供给也十分必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定位是满足国内食用大豆需求。目的不是追求大豆自给水平,也不是与进口大豆抗衡,而是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进口大豆主要补充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的缺口;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制作传统豆制品和调味品。”
专家介绍,国产大豆仍是食用大豆的主体,其中80%多加工成豆制品、调味品,应当保持国内大豆生产的稳定,满足居民对植物蛋白的需求。同时,作为豆科作物,大豆具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1亩大豆可固氮8公斤左右,相当于施用18公斤尿素。大豆成熟后,秸秆少、落叶多,养分归还率高,能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在东北地区推行大豆与玉米轮作倒茬,可实现用地养地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曾衍德表示,当前我国玉米积压较多,大豆严重短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改种大豆等作物,既能化解玉米过剩库存,又增加产需缺口较大的大豆供应。
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亿亩,比目前增加4000万亩。在当前耕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4000万亩主要增加在哪里?
“现有的耕地资源,重点是保口粮、保谷物,加上棉、油、糖、菜等作物,增加大豆面积的空间确实有限。但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种大豆还是有潜力的。”曾衍德表示,从生态环保看,大豆作为轮作倒茬养地作物,增加大豆面积是可行的。实践表明,一般每亩大豆施用氮肥7公斤左右,不到玉米用肥量的1/5。推行粮豆轮作,调减用肥量大的玉米,改种大豆,可减少氮肥施用,减轻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从区域优势看,东北冷凉区及黄淮海夏作区是大豆传统优势区,调整结构扩种大豆是可能的。东北是传统的大豆种植区,在东北冷凉区及农牧交错区调减玉米面积、恢复大豆生产,是可以再现当年“漫山遍野大豆高粱”景象的。此外,黄淮海小麦玉米两熟区茬口紧,调减生育期长的夏玉米,改种生育期短的大豆,能够缓解茬口矛盾,还能调节农产品供求。未来有望在东北地区扩大大豆面积3000万亩,黄淮海地区扩大大豆面积1000万亩。
目前,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20公斤左右,而美国平均亩产214公斤、巴西191公斤、阿根廷185公斤。促进国内大豆生产,如何提高单产?
曾衍德分析,我国大豆单产较低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我国大豆种植户均规模小,标准化集成技术利用率低,加之大豆多种植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导致单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审定品种亩产在250公斤以上,高产示范片的亩产也在200公斤以上。黑龙江农垦大面积亩产达170公斤。“只要选好品种、集成技术,提高单产是有可能的,也是最大的潜力所在。”曾衍德说,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同时,从今年开始,在东北和黄淮海优势产区,创建一批万亩规模、亩产超200公斤的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为示范带动更大面积高产高效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为了更好地促进大豆生产,农业部今后将根据意见安排,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建立优质大豆保护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突破性品种,集成组装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同时强化大豆政策扶持,加强大豆市场调控。完善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合理确定目标价格,稳定农民收益预期,引导农民多种大豆。加强分析预警,建立大豆供需信息发布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