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助力问题乳粉清缴
据悉,对于沸沸扬扬的乳粉问题,我省成立了问题乳粉清查清缴工作小组,与各地政府签订责任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督促各地开展拉网式全面清查,对涉嫌问题乳粉及使用其作为原材料的产品采取查封、下架、召回、销毁等措施,彻底清查销毁问题乳粉。
此外,我省完善乳品追溯制度,指导企业建立食品信息追溯系统,目前,我省10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已全部建立了电子信息追溯系统。据介绍,全省17个地级以上市已实行或推广的“信誉通”食品信息电子备案查询系统在问题乳粉清查中发挥了高效追溯功能,指导全系统利用有限执法资源迅速锁定了问题乳制品流向。
“五小”专项治理:生产黑窝无所遁形
报告中提到,我省重点开展小作坊、小农资店、小餐饮、小商店、小屠宰场等“五小”联合整治,对地沟油、私宰生猪实行拉网式、全方位监管。据统计,“五小”专项整治查处各类违法经营案件30277宗,取缔窝点5527个,摸查全省2787家无证照食品加工点,查处取缔食品生产黑窝1348个,自行关闭775个,经整治后领取经营证照669个。
为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记者了解到,我省严格要求食品小作坊的基本条件,推广园区集中监管模式,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小作坊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我省小作坊整体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总体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全省已建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域25个。
人大代表:建立市场流通准入门槛比罚款更奏效
对于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谭矩添认为应建立更完善的从生产到市场的生产流通链条。他解释说,由省里规定企业生产某样产品所需具备的软硬件设备,产品经过检测合格后政府再发予允许流入市场的牌照。“问题出来后罚款没有用,两百万、两千万又如何?通过流入市场许可规范企业的生产,因为企业本身必须得规范,不然就无法经营下去”,他说道。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委员、中山大学副校长许家瑞也表示须加强生产环节的检测,不要待产品大批量生产或流入市场后再进行检测,一来不利市场健康,二来造成资源浪费。他同时认为目前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故意而为,一种是盲目而为。对于第二种情况,政府可加强引导,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产家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