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澳优、雀巢等部分洋奶粉纷纷上调产品价格

华媒网 2011-05-09 15:18 婴幼儿食品
目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持续走高,全国上下正在控物价、保民生,而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达60%的情况下,仍顶
        目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持续走高,全国上下正在“控物价、保民生”,而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达60%的情况下,仍“顶风”上调价格,原因在于这些洋品牌掌握了国内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说涨就涨,底气十足。

        洋奶粉不像国产的柴米油盐方便面,虽然也属于生活必需品,但即便发改委“约谈”的功夫练就得炉火纯青,也没法子漂洋过海。要涨就涨,人家可不管你这里刮什么风。

        涨价当然有涨价的道理,比如国际油价飙升、资本市场不淡定、局地危机对产能的影响等。但郁闷的是,我们在洋奶粉涨价问题上,除了引颈待戮,又能如何?

        你气你的,它涨它的。那么,洋奶粉何以底气十足?眼下看来,两个原因足以支撑其涨价的胆识:一者,4月18日《新京报》消息说,瑞典研究机构近日称,雀巢等知名品牌婴儿食品含有重金属砷,少量砷亦会增加患癌风险,而中国疾控中心4月17日通报称,该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并未超中国标准,而且中国现行标准也均严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规定。这个逻辑你是没法理解的:既然我们的标准比国外还严,为什么人家料定有问题、而我们则认为天下太平?食品安全本该遵循“疑罪从有”的逻辑,我们屡屡对洋品牌的“无罪”鉴定,被历史记载成笑话的案例还少吗?

        二者,恰逢国产奶粉不争气,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有品牌奶粉市场占有率60%的神话开始被改写,再加上此后三聚氰胺阴魂不散,奶粉业诚信尚未重塑起来、自损公信的案例又比比皆是,对于家长来说,他们的逻辑也许只有最朴素的那一个——爱国产奶粉,但更爱自己的孩子。

        早在年初,一次关于中国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的研讨会上,一位农业部官员透露,2010年前11个月,奶粉进口总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7.06万吨,展望2011年,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超过50%,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将完全受控国际市场,中国消费者已开始为此支付不合理的高价。此话一语成谶,但问题是,此轮洋奶粉涨价,真正能怪得了谁呢?

        如果我们把近期出现的“染色馒头”、“瘦肉精”、“肉精粉”都拎出来,你会发现:食品安全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的公信,早就荡然无存。既然如此,洋奶粉的涨价或者只是优质商品提价的一个引信。

        海关总署2011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甚至此前一度闹出大陆游客抢购港澳奶粉等诸多新闻。奶粉定价权的沦陷,完全是“自作孽”的一出戏。尽管消费者陪绑着埋单,但对于其他产业链而言,应有深沉的警示意义:漠视消费权利、践踏产品质量,迟早会危及产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