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遗症

瞭望东方周刊 2013-11-21 18:06 婴幼儿食品
三鹿倒下之后,原三鹿集团的合作伙伴新西兰恒天然乳业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奶粉原料市场宠儿,其出口中国的

    三鹿倒下之后,原三鹿集团的合作伙伴新西兰恒天然乳业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奶粉原料市场宠儿,其出口中国的乳制品在2008年之后增长了5倍。三鹿模式一度是国内乳业标杆之一,在以液态奶为主的国内一线企业中颇为独特,奶粉销售额连续10年位居全国之首。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伊利等企业的奶粉乘机也抢占部分空缺市场,近几年奶粉业务快速扩张,但依然不具有奶粉市场主导权。

    2008年之前,伊利就开始发力奶粉业务。时任伊利集团执行总裁的张剑秋就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对媒体表示:“开始尝到了奶粉业务的甜头。”蒙牛的奶粉业务占比一直很少,蒙牛公司高管就曾对笔者表示:“奶粉业务占我们营业收入的不到1%。”2013年6月,蒙牛宣布收购雅士利,被行业认为是决心扩大奶粉市场占有率。

    三鹿崩塌的市场后遗症至今已明确显现。比如,中国父母正在承受全球最贵的奶粉。一罐成本50元左右的婴幼儿奶粉,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可能就翻了四五倍、甚至上十倍。

    7月份,雷永军在与一家跨国制药公司中国区高管见面时,对方也在疑问:奶粉这么贵,中国人怎么了?

    雷永军解释说:“一是我们的消费者不信任中国企业;二是中国显贵富裕阶层购买力太旺盛,1000元也会有人买;三是这个行业失控了,没有引导。”

    东方艾格农用咨询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经过多轮涨价潮,部分外资品牌奶粉价格上涨50%左右。

    “洋奶粉”惯用的提价理由,无非是“成本上涨”和“升级配方”。但是,在中国进口关税下调、欧美等原奶价格也不断下降时,国内洋奶粉价格依旧上涨。虽然中国政府针对洋奶粉的反垄断调查,查处了一批恶意涨价的企业。但是价格依然高企。

    有观点认为,集体涨价背后,说明洋奶粉拥有了越来越强的市场定价权,洋奶粉在收获信用溢价。

    但是,消费者发现洋奶粉也经常不靠谱。比如在最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西兰恒天然原料奶粉出现质量安全风波,全球惊变。

    中国妈妈们感到迷茫:中国奶粉有三聚氰胺不能喝,日本奶粉核辐射不能喝,美国、欧盟奶粉也不断检出问题,现在连号称无污染的新西兰奶粉也不能喝。那还有什么奶粉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