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儿童食品营养成分与普通食品无异
儿童食品之所以能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其声称所含营养成分、微量元素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许多家长考虑的第一要位是安全性。那么,是不是真如一些家长认为的那样,这些身价不菲的儿童食品真的更安全?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所谓的儿童食品,除了在包装上“卖萌”之外,营养成分与普通食品无异。在营养成分表的对比上,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中的配料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每百克含量也没有太大区别。比如一种造型可爱的儿童包子只是比普通包子多了炼乳、可可粉及羟丙基二淀粉膦酸酯(增稠剂),还有的儿童水饺声称不添加防腐剂和人工合成色素,但仍含有香辛料、味精、碳酸钠等食品添加剂。
以对儿童发育影响较大的钠为例,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其中钠的部分有几点重要的变化:成人每日摄入量从2200毫克下降至1500毫克;大幅下调了0岁~1岁的婴儿的钠摄入参考量;50岁以上老人的钠摄入也进行了下调。这次调整的背景是中国居民膳食中钠严重超标,超标的原因在于过度添加盐、酱油、味精这些调味品。而在超市的调味区,记者看到一款宣称“减盐”“淡口味”的儿童酱油,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为523毫克/10毫升,而同品牌同类成人酱油的钠含量为609毫克/10毫升,相比并无实质性的减少,且原料均为水、大豆、小麦和食用盐。贴上婴幼儿用的标签,多标注了钙和铁的含量,儿童酱油的身价就“蹭蹭”地往上涨。
类似新瓶装旧酒的情况不是个例。记者在某超市里看到了多款“宝宝面”,这些儿童面条的配料表为面粉、食用盐,与同款成人面条并无区别。在一款声称含有“高钙”的儿童成长奶酪配料中,同样含有明胶、卡拉胶、刺槐豆胶、乳酸、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剂。除了明胶和食用香精外,还有一种在儿童食品中经常看到的添加剂,那就是麦芽糊精。记者发现,一些儿童面条的配料表中也含有麦芽糊精。
面对儿童食品价值与包装上说明不一致的情况,消费者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相关标准的缺失。据悉,中国消费者协会曾针对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发布消费警示,指出在我国除3周岁以下婴幼儿必需食品外,尚无有关“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即使明确标注“儿童”字样或印有儿童头像(卡通)的食品,也只能按普通食品标准进行管理。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针对婴幼儿奶粉、辅食的安全标准,年龄层次覆盖的是0岁~3岁。而对于3岁以上儿童的食品,并未出台相关的食品标准。我国在制定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时候,是以60千克成人为标准制定的,其添加量并没有考虑相关儿童身体情况。如果按成年人的标准摄入添加剂,无疑将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风险。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虽然规定了3周岁以下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相关要求,但有关“儿童食品”的细分标准仍然空缺。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儿童食品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法律和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不断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科技含量、实用价值和个性特征,充分满足行业发展、市场体制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同时,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研发更多适合儿童食用的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
此外,有不少专家提醒广大家长,不应过分关注儿童食品,更应重视孩子的营养均衡。对此,市儿童医院保健科主任贾小红告诉记者,儿童食品受商家概念性和儿童饮食喜好影响较大,而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是营养均衡,但市面上部分儿童食品为了追求口感,添加了糖、盐、脂肪和食物添加剂等多吃无益的配料。很多家长人云亦云,经常让孩子吃含有太多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往往忽视了最基本的营养搭配方法。
“比如小孩平日摄入蛋白质较多,那么在儿童食品上就该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若小孩只吃富含维生素的菜而不吃肉,则应补充蛋白质。因此,家长没必要专门寻找所谓的儿童食品。”贾小红说,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排解能力差,因此向儿童提供的食品,在安全性和营养性上都应该有更为严格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