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做小不做大 精品酒庄蛰伏8年收回亿元投资

2007-09-10 09:47 白酒
“清源有葡萄,相传自汉朝”,早在2000多年前,山西清徐商人从西域贩卖皮货,带回葡萄枝条,在当地栽植成功,而后当地人根据酿醋的原理酿出了葡萄酒。

  2000多年以后的1997年,法国葡萄学教授Boubals受邀来到距离清徐不远的太谷县东贾村,他惊奇地发现,这片土地正是栽培酿酒用葡萄的最佳地点。

  而邀请Boubals来到东贾村的,就是后来在这片土地上建造起一座怡园酒庄的陈进强。

  “青少年时期,我就老是追逐着一个一个的梦。”过知天命之年,陈进强仍然在追逐着新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想到要在山西酿造葡萄酒。

  感情加科学

  港商陈进强早年就读太原理工大学,上世纪80年代创业初期利用山西的焦炭资源做出口贸易,他的人生与这块土地紧密相连。

  很多年以后,这块土地常常给人的印象便是浓烟滚滚,只会出煤。“这是一个被误读了的地名。”陈进强痛心疾首。

  他甚至开始对自己以往的贸易进行反思,是不是能够做一个绿色、环保的行业回报这个实现他财富梦想的地方?

  陈进强想起一直与自己有贸易往来的法国人詹威尔,后者对葡萄酒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并且希望有一天能够将自己祖国最好的东西带到中国,让其能够生根、发芽、结果。

  而在往来山西的过程中,詹威尔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块能出好葡萄酒的地方。

  陈进强与詹威尔如获至宝。不过短暂的喜悦过后,两个人开始了理性的思考,做葡萄酒一定要尊重科学,到底能不能种植葡萄,能不能酿造葡萄酒,还得依靠科学的分析。

  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年逾古稀的著名葡萄学教授Boubals不远万里来到山西,实地考察。结果令人惊讶,这块土地无论从昼夜温差、全年有效积温、降雨量还是葡萄采收前一个月的水热系数、土壤土质以及酸碱度上看,都有栽培酿酒用葡萄的最适宜的自然条件。

  “这个地方一定能出好酒。”Boubals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赞美之情。


做小不做大

  能出好酒的法国酒庄成为怡园的榜样。数百年来,法国人用庄园的方式来种植葡萄、采摘葡萄、酿造葡萄酒,所有的环节都是在一个地方进行,把葡萄园做小、做精致。

  而后来酒庄的规模、酿酒师的选择、设备的引进,这些也都是严格按照法国本土的葡萄酒庄的模式进行的。

  这是保证品质的模式,陈进强知道,这个模式必须要坚守。

  如果要找捷径,其实并不难。从法国买来散装葡萄酒,当年就能够灌装好出品,对外也可以宣称这是正宗的法国葡萄酒。

  不过这不是陈进强想要的。他们要的是从法国买来各种葡萄苗,种下去,耐心等待,直到葡萄长出果实,被证明适合于酿酒的时候,才酿造葡萄酒。

  如果果实不适合酿造好葡萄酒,或者不适合在当地生长,那么宁可等待甚至淘汰。

  等待是漫长的,四年之后,怡园酿造出了第一批葡萄酒。

  “我以为卖出酒是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半卖带送人家都不要。”从高盛辞职回家族打理怡园生意的“二世女”陈芳,刚出师便遭遇巨大挫折。

  面对父亲传给她的酒庄,陈芳不知道如何继续这桩生意。

  “这酒的包装像个酱油瓶,谁要买啊?”12岁的弟弟偶然间一句童言无忌,让陈芳顿时醒悟过来。

  她下决心改换包装,进口酒瓶、木塞、锡环……包装成本上升了10倍。接下来的思路是,做精品酒庄,介绍公司时,首先不是讲产量,而是讲品质。

  除了种植、采摘、酿造上强调品质以外,怡园开始强调这是家族的生意,“做好酒并不难,难在头两百年。”陈进强开始把自己的名字和外孙女的名字印在包装上,“以家族的声誉保障质量。”

  和父亲那时候造酒庄时“感情加科学”的想法不同的是,陈芳要做的是“艺术加科学”。

  “每一块地种出的果实,进不同的罐,最终都要试出当地这个品种的特色。”

  8年和1亿人民币

  最初的两年,怡园的名字在消费者心中是那么陌生,并没有太多的人认可这家来自山西的酒庄和它出产的葡萄酒。

  不过时间是最好的品酒师。2003年,两年的蛰伏之后,怡园葡萄酒销售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香港半岛酒店在这一年选用了怡园全系列的葡萄酒 ,香格里拉、凯宾斯基、希尔顿也成了怡园的客户。

  “我们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品牌,不是奢侈品,是针对城市的中等消费人群,物有所值,有品质。”怡园的葡萄酒产量小,陈芳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群。

  在山西、香港、北京、上海这些区域,怡园打的是品牌;在香港、广东、上海的专卖店里,消费者有专门的试酒区域品尝怡园的葡萄酒。

  “从几十元人民币到三百多元人民币,我们定的就是中等价位。”陈芳说。父亲陈进强把开专卖店的做法比作是开武馆,做得怎么样,比试比试就知道。

  陈芳把怡园的市场重点放在了内地,“理想的销售模式是,在每一个地方,都开设我们的沙龙。”

  2002年底怡园的第一批葡萄酒上市,到2005年,这家酒庄实现了盈利。陈进强有些得意,他前前后后投入了将近一个亿人民币,等待6年出产品,等待8年,收获一个没有一分钱负债的盈利企业。

  市场充满诱惑,不过怡园不会斗“量”取胜。陈芳遍寻新的适合种植葡萄的产地,但却划定了一个未来5年不超过250万瓶产量的“线”,在她看来,确保品牌和质量,绝不能斗“量”。

  这几年,从美国、法国、新西兰来的慕名者有之,打算对怡园实施“斩首行动”的收购者有之,计划说服怡园的投资者有之,东贾村热闹非凡。

  不少手里攥着大笔现金的当地投资者也看上了这个投资不大回报不小的产业,而10年前,拿出几千万元对他们而言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来源:食品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