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瞄准青稞酒金字招牌 青海酒企上演淘金记

2007-09-11 09:54 白酒
   9月3日,青海省酒协有关负责人透露,应广大青稞酒企业的要求,该酒协已经开始组织青海省内的30余家青稞酒企业集体参加在哈尔滨举办的2007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而在此前的8月1日,第一届“互助”杯青稞酒高峰论坛在夏都西宁落下帷幕。许多国内重量级评酒专家和企业到会。青海以互助酒厂为首的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要立足竞争白热化的白酒市场,青稞酒没有自己的方阵是万万不能的。

    青稞酒将集体亮相秋交会

    青稞酒是青海酒的代名词,也是青海特色产业之一。有关专家介绍,青海省是我国青稞酒产销大省,有30余家正规的酒类生产企业。今年3月,青海省酒协组织这些企业集体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春季糖酒会,给产品招商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成为业内一大亮点。

    此次组队集体参加秋季糖酒会,将展示各企业生产的青稞美酒,推动青稞美酒更快地走向全国市场。同时,将在会议期间组织营销专家讲座,并邀请行业协会领导、行业媒体负责人、酿酒专家到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另外,中国青稞酒文化传播中心还将组织带有青藏高原民族特色的青稞酒推介活动。据青海省酒协有关负责人透露,这次集体参加糖酒会,旨在提高参会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提高青稞酒产品竞争力。

    据悉,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青稞酒在青海曾创下70%—80%的占有率,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以川酒为主的外埠酒强势攻入,导致青稞酒节节败退,销量迅速下滑到30%左右。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酒业江湖的最后一桶金,青海酒业人士认为是到了该亮剑之时。

    打出自己的绿色名片

    在如今的青海,青稞酒已经成为一张不可或缺的绿色名片了。了解青藏文化,更是缺少不了青稞这种产自高原的独特生物。青稞作为耐高寒、耐霜冻、耐干旱的高原特色植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产业化开发中。青稞酒产业便是青稞产业开发中的霸主。而42度—56度之间的青稞酒无疑是这些系列产品中的领跑者,作为酒类行业中的一员生力军,在“清香型回暖”的行业大势面前,青稞酒所面临的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为乐观的发展环境。

    纵观目前青海市场:一家青稞酒进入市场销售势头上升,马上就会有另一家青稞酒厂迎头跟进,市场逐渐演变为“价格战”,看来左右互博在利益的驱动下在所难免。从而导致假冒伪劣产品一度猖獗,很长时间里,人们说起青稞酒,所想到的都是低价低质酒。因此,走品牌化建设之路,挖掘青稞酒长达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内在文化,对当前的青稞酒行业而言,迫在眉睫。

    据有关行业人士介绍,目前青海的青稞酒企业年总产量徘徊在两万吨左右,在这30余家企业中,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以1万吨以上的年产量及不菲的销售额,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青稞酒行业的龙头老大;紧随其后的青海西宁酒业以5000吨的年产量稳居行业“榜眼”,此外喜马拉雅青稞酒业公司、青海红青稞酒厂、万元实业等也在市场角逐中成为白酒江湖的后起之秀。但总的来说,家族式管理、落后的观念导致目前青稞酒企业较为散乱。

    在青海省,“青稞酒”的竞争,常常是这样,一家青稞酒进入市场销售势头上升,马上会有另外的青稞酒厂跟进,市场逐渐演变为“青稞酒之战”。从企业利益角度来考虑,企业所采用的市场跟进策略是没有过错的,应该说不失为节约销售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一条捷径。但是也恰恰是由于企业盲目追求个体利益的做法,引发了市场上各企业间的无序竞争。

    除了屈指可数几家大中型企业外,大多数小酒厂还处于仅能维持生存的半饥饿状态,整体发展缓慢,而这些小企业由于生产条件差、用工成本低、基本上依靠勾兑,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障。这样规模小、实力薄的企业,在市场运作中,只能依靠低价竞争或在产品包装上跟风、以“打擦边球”来中饱私囊,搅乱市场格局,冲击正规军。这是导致青稞酒行业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的最大的症结。

    而大酒厂对品牌创新、建设方面又存在不足,很少在品牌提升上做文章,只是一味想保住市场份额,同时价格的及其不稳定和繁多,使整个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迷状态。

    青稞酒品牌要发展,必须要有大品牌的运作思路,发挥品牌自身优势,打造“青海青稞酒”新概念。要实现这个目标,企业之间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内部比产品质量,外部比营销手段,用市场法则解决问题。

    用好资源苦练内功正逢时

    虽然品种繁多的酒类产品相继参与到白酒的江湖大战中,但是相信这绝不能“抹杀”青稞酒在酒类市场中的发展前景。青稞生长环境的独特性决定了酿酒原材料的绿色无污染,酒品在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山东、福建、江苏等地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突破区域市场局限性,放眼全国,已是大势所趋。

    用好资源优势,必须要加强内功,这些内功包括企业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文化、企业营销策略、企业信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全国化发展的道路中迈稳脚步。面对混乱的江湖,作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制订相关酒类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开展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的企业竞争。对于那些违反卫生标准的小作坊,应该坚决遏制和打击,这些小作坊作为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所以,避免小企业争战市场和资源,进行规范已经刻不容缓。

    青海青稞酒集团公司率先从体制、管理、营销等方面进行调整。特别是在产品变革战略、品牌变革战略、整体经销变革战略上,将经销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产品品质与品牌的推广建设;针对消费者口味,全面调整产品结构,推出了“互助”产品系列和“天佑德”产品系列,将目标设定在高档陈酿酒上。目前,天佑德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升温很快。

    而此次,青海酒业协会多次照会互助、西宁酒业等巨头,青稞酒自救的探索之路已经悄然在望。现在每一个青稞酒酒企均在砺兵秣马、枕戈待旦准备今秋的大战,因为糖酒秋交会的开锣之声已越来越近越来越响。(钟汶贺)

    相关链接

    青海实施的青稞酒标志制度

    青海省从2004年2月开始全面实行青海青稞酒标志制度。制度规定:凡在该省境内生产的青稞白酒产品,必须符合《中国青海青稞酒生产工艺规范》要求,企业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可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统一的“中国青海青稞酒”特定标志,证明该产品是用规范的青稞酒生产工艺加工酿造的,是具有良好传统风格的优质产品。这个标志图案商标要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