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酒——酒业江湖最后一桶金
8月1日,第一届“互助”杯青稞酒高峰论坛在夏都西宁落下帷幕。许多国内重量级评酒专家和企业到会。这样的一场论坛,是青稞酒的自我觉醒还是自我推广,目前都已经不很重要。但是从中我们能嗅到一股味道:在几年白酒即将进入火热激战的前期,青稞酒选择以这种别样的方式来演绎新一轮的白酒江湖大战的确是别开生面。看来,青海以互助酒厂为首的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到立足白酒江湖,已经从现在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
青稞酒 酒业江湖最后一桶金
“一种好酒,包容不完品质的崇高;一种品牌,表达不尽内涵的美好”。8月16日上午在鲜花围绕的办公室内,西宁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清远接受了采访。
就青海市场的青稞酒而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曾创下70%—80%的占有率,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以川酒为主的外埠酒强势攻入,导致青稞酒节节败退,销量迅速下滑到30%左右。面对酒业江湖的最后一桶金,各个商家该如何在这场白酒大战中笑傲江湖呢 ?
打造青稞酒文化 让青稞酒香溢华夏
酒业历来是地方政府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对于青海,青稞酒已经成为一张不可或缺的绿色名片了。了解青藏文化,更是缺少不了青稞这种产自高原的独特生物。青稞作为耐高寒、耐霜冻、耐干旱的高原特色植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产业化开发中。青稞酒产业便是青稞产业开发中的霸主。而42度—56度之间的青稞酒无疑是这些系列产品中的领跑者,作为酒类行业中的一员生力军,在“清香型回暖”的行业大势面前,青稞酒所面临的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为乐观的发展环境。
在白酒江湖中群雄四起、硝烟弥漫的今天,谁能真正笑到最后,青稞酒排名何在?纵观目前青海市场:一家青稞酒进入市场销售势头上升,马上就会有另一家青稞酒厂迎头跟进,市场逐渐演变为“价格战”,看来左右互博在利益的驱动下在所难免。从而导致假冒伪劣产品一度猖獗,很长时间里,人们说起青稞酒,所想到的都是低价低质酒。因此,走品牌化建设之路,挖掘青稞酒长达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内在文化,对当前的青稞酒行业而言,迫在眉睫。
据有关行业人士介绍,目前青海的青稞酒企业共有三十余家,年总产量徘徊在两万吨左右,在这三十余家企业中,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以1万吨以上的年产量及不菲的销售额,当仁不让的成为了青稞酒行业的龙头老大;紧随其后的青海西宁酒业以5000吨的年产量稳居行业“榜眼”,此外喜马拉雅青稞酒业公司、青海红青稞酒厂、万元实业等也在市场角逐中成为白酒江湖的后起之秀。但总的来说,家族式管理、落后的观念导致目前青稞酒企业较为散乱。
除了屈指可数几家大中型企业外,大多数小酒厂还处于仅能维持生存的半饥饿状态,整体发展缓慢,而这些小企业由于生产条件差、用工成本低、基本上依靠勾兑,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障。这样规模小、实力簿的企业,在市场运作中,只能依靠低价竞争或在产品包装上跟风、以“打擦边球”来中饱私囊,搅乱市场格局,冲击正规军。这是导致青稞酒行业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的最大的症结。而大酒厂对品牌创新、建设方面又存在不足,很少在品牌提升上做文章,只是一味想保住市场份额,同时价格的及其不稳定和繁多,使整个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迷状态。
青稞酒品牌要发展,必须要有大品牌的运作思路,发挥品牌自身优势,打造“青海青稞酒”新概念。要实现这个目标,企业之间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内部比产品质量,外部比营销手段,用市场法则解决问题。
“青稞酒”这块母品牌,对许多酒业商家来说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真理。青稞酒凭借400年的悠久历史,就足以制胜白酒市场,占领白酒江湖,但为什么市场上品种繁多的“青稞酒”会让众多的酒类消费者徘徊不前呢?答案就在企业自身和企业对于政府的期待上。
青稞酒内战未消 外地酒攻城掠地
正当青稞酒火并之时,“金六福” 、“口子窖” 、“杏花村” 、“剑南春”“蒙古王”等外地白酒开始佩剑携刀闯入青海白酒江湖,开始面对这块世界烈酒消费量第一的诱人宝地磨刀霍霍了。在时下的白酒市场,成功品牌在其策划市场中具有优势地位。随着五粮液系列和川酒系列的品牌收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后,新疆的“冬不拉” 、“锡伯特”等,形成燎原之势。你方唱罢我登场。
现在,兰州酒又风风火火的进入白酒江湖中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很多人开始对健康的追求意识增强。对酒的口感选择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浓香型”、“酱香型”逐渐走向“清香型” 、“保健型”。随之在如今的餐饮改变中,消费者选择酒类产品的种类更是花样繁多了,特别在盛夏之季,啤酒和葡萄酒的上市,给白酒市场带来的冲击力是不小的。
虽然品种繁多的酒类产品相继参与到白酒的江湖大战中,但是相信这绝不能“抹杀”青稞酒在酒类市场中的发展前景。 青稞作为高原植物,其生长环境的独特性决定了酿酒原材料的绿色无污染,酒品在青海、西藏、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山东、福建、江苏等地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突破区域市场局限性,放眼全国,已是大势所趋。
用好资源优势,必须要加强内功,这些内功包括企业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文化、企业营销策略、企业信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全国化发展的道路中迈稳脚步。面对混乱的江湖,作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制订相关酒类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开展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的企业竞争。对于那些违反卫生标准的小作坊,应该坚决遏制和打击,这些小作坊作为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所以,避免小企业争战市场和资源,进行规范已经刻不容缓。
30%变成70% 青稞酒的“浴火重生”
青稞酒高峰论坛说明了青稞酒已经开始觉醒,一场白酒江湖的“华山论剑”已经拉开了青稞酒抢占江湖的勃勃雄心。一场战争也在悄然进行……
近日青海酒业协会多次照会互助、西宁酒业等巨头,青稞酒自救的探索之路已经悄然在望。现在每一个青稞酒的老总都不敢睡得踏实,枕戈待旦准备今秋的大战已让他们绞尽脑汁。
让青稞酒重生,其实优势很多,西宁酒业50多年的历史,青稞酒独有的舒气、通血、壮筋骨等“绝招”都是青稞酒可以行走江湖的“秘笈”。权威部门唯一授权可以生产虫草保健酒也是其他酒业望尘莫及的。看来,青稞酒不缺酒文化的沉淀,只要懂得使用“乾坤大挪移”如许多成功企业一样扬长避短,那么,青稞酒一统白酒江湖的日子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