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葡萄酒瓶塞需要变革
几个世纪以来,葡萄酒一直采用软木塞封装。世界上绝大多数软木塞的原材料树皮出产于葡萄牙和西班牙,并且这些树皮只能从树龄超过40年的栓树上取得,其产量的局限性与葡萄酒在全球的迅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过去十年中,软木塞的替代品已逐渐被西方世界接受,并且稳固地占领了西方市场,而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也应跟上脚步。
每一支软木塞都是自树皮制成并按品质分类。这种分类完全依靠外观上的标准,并不考虑其内部结构的差异。现今软木塞按其质量被分为9等,“普通”,“特级”,“超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填补塞 (colmated) ,以及胶合塞 (agglomerated)。 手工制作的软木塞所剩下的碎料和残渣,被重新利用来制作低一档次的产品,其中一些使用胶水并经工业化处理。
天然软木塞最为人诟病的问题之一便是其会引起酒类产生木塞味(cork taint),专业人士多年来尝试了各种方法但仍未解决此问题。这个现象主要是由被称为TCA(或2,4,6-三氯苯甲醚)的有异味的化学物质引起的。这种化学物质形成原因之一是在软木塞生产过程中使用氯化物而产生的。
直到如今,使用传统的天然软木塞封装的葡萄酒中仍有6%-12%遭受到TCA的污染,使得葡萄酒产生令人不快的异味而无法饮用。尽管软木塞的生产商竭尽全力来改善此问题,但现在木塞污染问题仍旧存在。
更替产品应运而生
除了有污染葡萄酒酒的风险之外,上等的软木塞由于其原材料必须使用40年以上的橡树皮,使得其产量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葡萄酒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上等软木塞的供货能力开始不足。此外,天然软木塞由于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统一,会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封装及沉酿过程。由于这些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开展了多项寻找软木塞的替代品的研发工作,并已成功研制出多种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高分子合成塞:世界潮流所趋
在这些替代产品种,合成塞已在每年约160亿只的瓶塞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高分子合成塞采用了源自合成材料业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其化学成分成惰性。不同于天然软木塞,合成塞防止了葡萄酒遭受任何的异味分子的污染,并且不会在打塞和启瓶时产生任何的碎屑和破裂的情况。此外,由于其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每一只合成塞产品相比于软木塞在规格和性能上都能保持高度的一致,制造商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增大产量。最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合成塞的外形与软木塞相似,顺应了在消费者心目中高品质瓶塞应具备的形象。
20年来,某些市场的葡萄酒商也尝试过使用金属的螺旋瓶盖。尽管在密封性上表现地不错,但由于金属螺旋盖住要用于低档酒,因此其低品质的形象严重地影响了它的推广。另外,如果不经过极高精度的处理,金属制螺旋瓶盖不能防止诸如氧化等的问题。同时由于其高度的密封性,螺旋盖会影响葡萄酒熟化过程。
瓶塞变革势在必行
如今,中国市场生产了超过约40万吨的葡萄酒,并且消费量也接近这个数字。2006年,将会有近5亿只软木类瓶塞用于国产葡萄酒,而合成塞和金属螺旋盖却非常少见。一种解释认为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从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现今,木塞仍被人们视为葡萄酒传统的一部份。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使用的木塞的质量要远低于西方市场。大多数的软木塞的质量达不到西方国家认可的标准。与此同时,中国酒类市场的信息闭塞使得其没有及时了解到如瓶塞产品革新等西方包装改革的信息,这或许也阻碍了此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
Château Marketing Group集团的市场部经理Francine Buchor肯定了这一看法:“我们只销售使用软木塞的葡萄酒,但我经常听到中国消费者抱怨启瓶非常困难。我个人更喜欢螺旋盖,尽管我意识到这更适合低档葡萄酒。”
TBC上海的首席执行官Timothy Yeo宣称:“在宴会或其他社交场合使用螺旋盖封装的葡萄酒将成为一种趋势。此外,消费者难以忍受软木塞污染的糟糕经历。瓶塞的改革理应受到欢迎,媒体在唤醒大众意识这方面应该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葡萄酒业想要真正得到世界的赞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和世界的潮流合拍。然而,改革不可能在一夜间就完成,正如 Gallerie du Vin的董事Somanal Yeung强调的:“问题处于中国消费者的保守的既定价值观和其对产品低价的需求的矛盾之中。”这个矛盾可以反映在以下谚语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