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案例分析:看豫酒是如何自救的

2007-05-25 11:51 白酒
中国食品产业网:
    编者按:
关于豫酒复兴的话题,我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及,但这的确不是一个短时期就能解决的问题。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豫酒如何才能突出重围?本版3篇稿件,分别报道的是白酒、啤酒、葡萄酒的自救之路,尽管方式不同,但我们认为,任何一种酒类的自救方式,以及从中所汲取的经验和教训,都适用于整个豫酒行业。
                                            ----经济视点报记者:司超慧
  林河易主能否浴火重生

  四次流拍之后,林河最终以协议转让的方式,易主鑫顺实业。目前,新东家正在对林河进行一系列的企业修补和再造。

  虽然具备信心和一定实力,但作为白酒行业的一名小学生,以及面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鑫顺实业能否帮助林河重回白酒舞台并再现辉煌,还是未知数。

   破败的厂房房顶由于无人打理而生长着胳膊粗的柳树;不少紧闭的车间大门挂着生锈的铁锁;一些车间里干活的工人要带安全帽,因为随时会有瓦片掉下来……

  回想起几个月前初次来到河南林河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河)时的情景,凌洪武坦言,他首先是震惊、难过,然后感到的是压力。

  凌洪武正是林河的新任董事长,他领导的河南鑫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顺实业)如今已全面介入林河的重组工作。

  “现在虽然还有个别漏雨的房子,但会马上消失,满目疮痍的林河现在已经大变样了。”5月19日,来郑州参加某酒业会议的凌洪武信心满满,他再三邀请《经济视点报》记者有机会前去厂区参观。

  历经曲折最终入主林河的凌洪武,已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修补和再造。但是,十年衰败中苦苦挣扎,甚至走到破产拍卖地步的林河,这一次是否真正迎来了复兴的契机?

  四次流拍

  3月22日,林河的破产拍卖公告出现在省级某报纸上。公告称“受河南林河酒厂破产清算组委托,商丘市睢阳区拍卖行对林河酒厂国有产权实施公开转让”。挂牌期限为公告之日起的20个工作日,截止日期为4月21日。而这,早已不是林河第一次公开拍卖了。

  提起林河,多数人首先想起的是那句:“林河酒——中国的XO。”那曾经是林河的辉煌时期,也是所有林河人美好的回忆——拥有固定资产近4亿元,曾经每年为当地创利税1亿多元。

  但度过1998年的高峰之后,在白酒行业调整的大环境下,加上自身的原因,林河和别的豫酒一样迅速衰败。但比其他豫酒更为严重的是,林河一度发展到了停产状态。

  于是,拯救林河成了当地政府的重任。据悉,从2001年开始,商丘市当地政府开始谋求拯救林河的计划,将林河集团推入破产程序,成立新的林河酒业公司。

  商丘市政府甚至将蓝牌啤酒、林河酒业两家国有企业“捆绑”在一起,成立商丘市酒业集团。

  但事实证明,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合作并没有挽救林河的颓势。蓝牌啤酒逐渐做强的同时,林河却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依然冷清寂寥。

  当地政府只得寄希望于公开拍卖,希望能给林河找一个理想的“婆家”。

  但是林河并非“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别的豫酒企业先后改制成功的时候,林河一直处于无人接手的尴尬中。2006年9月、10月、11月,林河酒厂的破产拍卖公告在媒体上出现了3次,但在挂牌期限内,却从来没有买家报名竞拍。就在4月21日刚刚结束的公开挂牌拍卖中,依然无人竞拍,最终又以流拍收场。

  至于流拍的原因,商丘市工业经济委员会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关于对全市工业经济情况调研的汇报》认为:“林河酒厂因资产数额大,大部分资产(被)有效抵押,债权债务清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睢阳区正在积极与商电铝业集团协调洽谈收购,力争早日破产终结。”

  事实上,除了债权债务方面的麻烦,国有老厂过重的人员包袱也让有意竞拍的企业望而却步。

  最终易主

  在5月1日开始实施的《河南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经2次以上公开征集受让方仍只征集到1个受让方或者没有受让方时,经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采取协议转让方式。

  无疑,林河符合协议转让的条件,其与鑫顺实业,也正是走的协议转让这条路。

  林河一直在与商电铝业洽谈收购,为什么最后浮出水面的却是鑫顺实业?

  事实上,鑫顺实业正是商电铝业和香港九富通公司的合资子公司。而凌洪武,原来是香港九富通方面的代表,2005年11月,由他出面筹建了鑫顺实业,并于2006年3月正式投产。

  这样算起来,鑫顺实业其实是个只有一岁多的“初生牛犊”。正是这个十分年轻的企业,于今年1月以租赁形式进入林河。仅是安定职工和改造硬件,至今已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这才只是个开始,以后的投入是源源不断的。”凌洪武说,若要从长远打算,就要对林河进行方方面面的改造。据测算,仅仅是安置林河职工一项,就需要大约7000万元,这中间包括职工的养老金、拖欠工资、个人集资款等名目繁多的项目。

  一个如此年轻的企业,真的有这样的实力吗?尤其是玉米提价,玉米乙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鑫顺实业的底气从何而来?这不禁让人为之捏把汗。

  但凌洪武却显得颇为从容。他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有他的原因。

  鑫顺实业的股东是商电铝业和香港九富通。商电铝业是商丘市首屈一指的国企;鑫顺实业正是该公司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一环,其成立的目的是利用商电铝业下属热电厂余热蒸汽、电力和水进行玉米的综合深加工。

  凌洪武介绍,之所以在别的玉米乙醇企业倍感压力的时候,鑫顺实业却效益良好,原因在于其在成本控制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依托母公司的有利资源,它可以根据循环经济以较低价格从母公司商电铝业购进蒸汽和电力,节省了大量能源开支。同时,生产酒精所产生的废水通过循环经济再加工就变成了饲料,而这也是鑫顺实业一大块利润来源点。

  另一方面,在职工安置上,商电铝业承诺可接收原林河酒厂职工1000多人。“这已经让我的后顾之忧减轻了很多。”凌洪武说。

  凭什么重振林河

  虽然具备信心和一定实力,但凌洪武也承认自己是白酒行业的一名小学生,所以丝毫不敢懈怠。自进入林河以来,他一直马不停蹄地进行职工安置工作和硬件改造。而下一步,他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首先是人才的召回和融合。凌洪武介绍,一些技术高超的老林河技术人员如今已经重返厂里,一些曾经经营过林河酒而后流失的经销商也重新回归。老林河人和收购方的融合速度也让他感到相当欣慰。

  第二,进行企业品牌形象再造。老林河品牌形象混乱,品牌理念不明晰,甚至连徽标和规范用字都有好几个版本。凌洪武表示,企业已经委托一些专业机构正在对品牌的CI、VI做统一规划和包装,使其有一个明晰的对外面孔。

  形象统一后,更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企业的灵魂是产品,产品上不去,品牌形象何来支撑。而现在的林河,产品品种居然高达260种,战线拉得过长的同时,却一直缺乏主导产品和中坚产品。“现在林河的品牌力根本支撑不起这么长的产品线,下一步要大刀阔斧地对产品进行整合。”

  市场拓展方面,由于林河酒曾经在豫南和豫北地区销售较好,那里的经销商容易回归,所以现阶段还是先守住这块市场,以后再逐渐拓展陇海线附近区域。

  至于产品定位方面,凌洪武是这样考虑的:“中国的XO”曾经是林河的招牌,X代表EXTRA(格外的)、O代表OLD(老的),所以年份酒不能丢。将来的主打产品是10年左右的年份酒;而低端产品则由年份酒勾兑而成;除此之外,还有极少量的窖藏36年的年份酒。

  虽然接手时间尚短,但可以看出这个新老板对林河的感情十分深厚。言谈间,凌洪武对于林河的品质一直充满着自信,“曾经那么优秀的企业,不会就这样倒下去,重现辉煌是我的目标。”

  但是,林河即将面临的残酷的市场竞争却没有这么感性。在本土品牌逐渐觉醒、外来品牌重重打压的市场环境下,林河能否借助重组契机,重回白酒舞台并再现辉煌,还是未知数,尚需时间给我们答案。

  酒协开展价格自律杜绝豫啤恶性竞争  从价格联盟到价格自律,河南省酒业协会从未放弃过各种抵制豫啤低价倾销的行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豫啤恶性竞争日益严重的态势。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价格自律并不能解决供求矛盾问题,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新一轮的价格战在所难免,自律随时会崩溃。豫啤酒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行业的结构调整。

  
  “河南的啤酒企业现在恶性竞争太严重了,已经到了不能不管的形势。”5月19日,河南省酒业协会七届二次理事会上,酒协秘书长李策说。他介绍,下一步,酒协将开展一系列调研,坚决纠正各种形式的低价倾销行为,加强行业价格自律。

  从“价格联盟”到“价格自律”

  众所周知,豫啤是全国低价区之一,尤其是1997年到2005年,河南啤酒生产企业经历了业内所说的“暴力竞争”,价格大战让河南啤酒市场上出现了“卖啤酒不如卖水”的局面。

  而恶性价格战持续的结果是直至2001年行业亏损。于是,旨在自律限价的价格联盟在2002年年初应运而生。当时,河南啤酒业出台了当时国内啤酒行业第一份关于价格问题的《价格决议》,宣布联合提价。河南啤酒行业的这一“业内第一”的举措,在当时国内啤酒行业引发了强烈震动。

  但1个月后,便遭遇了所属成员不执行决议的“南德风波”。南德啤酒所属的南街村集团总经理耿富杰认为:“市场竞争有自身规律,通过一个行业组织能唤起规范竞争的意识当然很好,但一统价格,究竟是在保护先进还是落后?一统价格之后,大企业的成本优势不能凸显,小企业灵活的市场策略不能实施,抹平了大小企业各自优势的价格联盟,究竟能不能保证公平?”

  而此次酒协所倡议的价格自律,和当初备受争议的价格联盟有区别吗?

  “这是两个概念。”李策介绍道,当年的价格联盟,旨在保护企业的利润率维持在一定范围,限定的价格是高于成本价的。而现在啤酒的恶性竞争比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啤酒企业甚至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参与竞争,已经触及了相关法规,严重影响了整个豫啤的声誉。价格自律,就是要求啤酒企业不能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

  河南省酒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雷介绍,啤酒的低价倾销现在有多种表现形式,最为常见的形式是高价买店,也就是某一家啤酒企业对一些大型酒店每年缴纳一定费用,条件是该酒店只能销售该啤酒企业所生产的啤酒。“就拿这次开会的这家酒店来说,某啤酒企业每年向这家酒店支付20万元。可是据我们了解,该品牌啤酒在这里一年的销售额却不一定能达到20万元。”也就是说,啤酒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宁愿自己倒贴。更有甚者,啤酒对酒店免费供应,或者是只对高档酒结账、低档酒白送。

  从价格联盟到价格自律,底线在下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豫啤的恶性竞争实际上正愈演愈烈。

  能否杜绝恶性竞争

  李策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纠正采用回扣、有奖销售、非正常批量优惠等低价销售行为,纠正高价买店、独占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将建立重点企业和行业成本价测算制和社会公示制、市场销售价格动态跟踪检查监督制,联合物价部门定期召开反不正当竞争告诫会,并对低价倾销等行为采取行业警告、媒体曝光、行政处罚等惩戒措施。

  行业价格自律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大家都放下价格之剑,创造一个团结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但是,这个梦想能实现吗?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其实价格自律没有解决供求矛盾问题,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新一轮的价格战在所难免,自律随时会崩溃;而且,各企业之间缺乏信任度,许多企业只顾短期利益,在缺乏有效约束的情况下,自律的自觉性是非常差的。

  但如果放任这种混战持续下去,其结果只能是豫啤的全军覆没。该业内人士认为,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豫啤酒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行业的结构调整,使行业的规模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趋于优化,缓解严重的供求矛盾,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现在,河南省内大部分中小啤酒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松懈、效率低下,主要产品是低档啤酒,品牌多是地域性品牌,市场体系脆弱,竞争力非常弱。只有实施结构调整,豫啤企业的竞争素质才会得到提高,才能从被强手蚕食和包围的困境中突出重围。只有通过调整供求矛盾,提高企业竞争素质,市场竞争秩序才能得以规范,恶性的价格竞争才会逐渐退出市场,豫啤才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