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2007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活动总览

2007-05-30 09:27 白酒
  白酒分会

  2007年,白酒分会将围绕推动和落实构建酒类科学管理体系,促进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市场准入,制定“年份酒”标准针对目前白酒行业盲目炒作“年份酒”的现状,白酒分会将汇同有关部门,参与制定《饮料酒年份标注原则及其管理细则》,对“年份酒”的年限、原酒含量等细节予以规范,以便净化白酒市场,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切实维护白酒行业的社会信誉。

  同时要完成《酱香型白酒》、《浓酱兼香型白酒》、《白酒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MP)》、《白酒工业术语》、《白酒感观评价方法》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二)实行“169计划”,提高行业的研发水平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多方商讨,决定开展《中国白酒169计划》项目研究。该研究项目包括6个部分:中国白酒健康成分研究、中国白酒特征香味物质的研究、贮存对白酒质量的影响研究、重要香与味生成机理的研究、中国白酒中呈香呈味物质专家阈值的测定、白酒年份酒研究。《中国白酒169计划》的研究,将对中国白酒进行全面剖析,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创造白酒的价值。

  (三)打击制假售假,提供技术保障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活动,白酒分会与国家工商总局协商,提供三个方面的技术保障措施:

  1、以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地方著名商标的酒类生产企业为服务对象。

  2、按酒类标签标识标准要求和酒类生产企业包装及防伪做法,编写培训教材并制作PowerPoint。

  3、国家工商总局组织以工商系统执法队伍为主体的培训班,由协会进行宣传讲解。

  (四)开展调整白酒产业的政策研究随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高档化、低度化白酒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生产、流通、税务部门也制订和出台了有利于白酒行业发展的政策,原制订和实行的产业政策和对白酒的限制政策需要重新调整,迫切需要提出新的白酒产业政策,以促进白酒产业健康、有序和国际化发展。因此,经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国资委批准,白酒分会将开展“调整白酒产业的政策”的专项课题研究。

  (五)继续强化QS生产许可工作白酒产品自2001年3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第一批生产许可证至2007年1月4日发证给最后一批企业为止,共发证8788张。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白酒产品生产许可证从工业产品管理转入食品市场准入管理,从发证为主转入规范、整顿、换证为主。

  啤酒分会

  (一)加快啤酒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产业技术结构优化;提高啤酒行业骨干企业的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以增强啤酒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化工作,强化标准及认证制度的作用及重要性。

  (三)提高啤酒生产效率,在行业内推广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四)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领导下,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加强啤酒行业管理和人才培训工作,做好啤酒工业基础性工作。

  (五)五积极为会员服务,加强和国内、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工作。

  评酒委员会:

  1.2007年5月,在广西桂林组织“2005届国家级啤酒评酒委员年会”活动。

  2.2007年7月在陕西西安(初定)举办第五期培训和考评,考试合格者颁发全国统一的《啤酒酿造工》高级技师证书。

  3.2007年10月,与全国总工会合作,组织“全国啤酒评酒大赛”培训及考试活动,提出培训、考试方案以及奖励办法。

  技术委员会会:1.2007年11月,召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技术委员会2007年会,总结2007年度工作内容,提出2008年度工作方案。

  2.2007年12月,召开二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会议,总结2007年啤酒工业发展情况及二届理事会工作,成立三届理事会,提出啤酒分会三届理事会工作计划。

  其他活动:

  1.完成国家发改委委托的“啤酒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及经济政策的研究”课题,以及政府部门委托的其它行业调查、项目审批等工作,提出行业意见。

  2.起草《酿酒师》国家职业标准(啤酒部分)和培训教材,开展《酿酒师》培训和鉴定工作。

  3.配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举办“2007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展会期间组织相关活动。

  4.配合全国酒类专业技术委员会成立“市场准入(QS)”办公室,提高在行业中的认知度。

  5.完成和啤酒行业有关的国家标准修(制)订和宣贯工作:

  6.《啤酒瓶》国家标准目前已有征求意见稿,针对存在问题在啤酒行业内调查、讨论,汇总意见上报;

  7.《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发布,在行业内组织宣贯;

  8.《啤酒企业良好操作规范》、《啤酒企业HACCP实施指南》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待进一步完善后,在行业内组织宣贯。

  葡萄酒分会

  (一)召开“中国葡萄酒文化研讨会”。

  (二)起草“葡萄酒良好生产规范”国家标准。

  (三)召开甘肃酿酒葡萄基地建设研讨会。

  (四)组织企业到美国考察。

  (五)启动葡萄酒酒庄标志工作。

  (六)葡萄酒清洁生产标准起草工作。

  (七)与欧盟的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