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蓬莱葡萄酒寻觅个性化道路的起点

2007-03-16 19:13 白酒

“要做,就做有个性的产区!”

这是在2005年蓬莱“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蓬莱葡萄与葡萄酒商会会长陈云昌说的一句话。作为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也是这样努力的。

当中国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开始迅猛发展的时候,各个产区的代表企业也开始为当地产区的宣传做出积极的努力。河北昌黎的“中国干红葡萄酒城”,怀来的“中国葡萄之乡”,云南红在云南弥勒产区宣称的“全球第一榨”,还有蓬莱的“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晁无疾认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全国各个主要葡萄产区都将朝着品种良种化、良种区域化方向发展,从而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遗传优势,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随着“中国葡萄酒名城”的正式授牌,似乎标志着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葡萄酒是个西风东渐的东西,历史、酿酒理念、品种、栽培方式、工艺以及包装的不同,都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究竟蓬莱的产区特色是什么?与其他国内外产区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这其实都是一个差异化的问题。”我国著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说。

葡萄酒既然是一个“西风东渐”的东西,她成熟内涵的挖掘就应该借助于西方一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比如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在这一点上,蓬莱产区无疑走在了同行的前面,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明显加快。

迄今为止,已经有意大利罗迪、法国阿海威、英国登龙红、法国瑞枫奥塞斯等一大批国外著名葡萄酒企业落户蓬莱,法国第二大苗木公司阿海威已投产建设,意大利著名的味美思生产商罗迪公司也与海市成功嫁接。另外,在葡萄酒庄及旅游项目上,依托206国道、牟黄路等陆续修建的以君顶酒庄为中心,集酒庄酒生产、苗木繁育、休闲旅游、葡萄酒文化推广为一体的南王山谷;以法国拉菲、英国登龙红等酒庄为中心,富有欧式风格的邱山山谷;以华东百利酒庄为中心,精致典雅、怡情怡性的猎王谷的“一带三谷”也逐见雏形。

“营造一个环境,积淀一种文化,培养一批人员”是郭松泉先生对蓬莱葡萄酒旅游产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伴随着君顶酒庄、拉菲酒庄等的建成使用,必将极大丰富蓬莱的旅游资源。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各大产区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差异。产区宣传也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多的是让消费者明白你的产区究竟有什么不同,酒庄、葡萄酒旅游并非蓬莱的独有特点,蓬莱如何利用自己的地域特点走一条差异化道路?对此,晁无疾表示,蓬莱作为中国葡萄优质产区,尤其应结合“酒庄酒”、“小酒堡”的发展,发展一批有明显地方特色的酿酒葡萄品种,如小白玫瑰香、阿登纳玫瑰、马尔斯兰等品种,使葡萄酒生产进一步多样化、特色化。

“精耕细作,创造精品”是中国葡萄酒品评协会主席王俊玉给蓬莱的“八字真言”。对于蓬莱葡萄与葡萄酒的现状,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可以说先天条件得天独厚,酒的总体品质首屈一指,但蓬莱葡萄产区还需要精耕细作,将“自然的区位优势变成酒的品质优势”。

王俊玉分析认为,蓬莱的葡萄园“很合理,很规范”,无论从品种的选择、种植的行株距,植株的高度、产量上,还是酒的酿造流程上,蓬莱整体水平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但在同质化普遍的今天,蓬莱的优势还有待于挖掘。

“究竟怎样才算是好的葡萄产区?为什么国外年份酒的生产和消费那么成熟?蓬莱甚至全国的葡萄酒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在哪?到国外走了一圈,我也多少有了一些收获。”烟台凯斯特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尚波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说:“蓬莱乃至中国的葡萄酒领域,顶尖的葡萄酒少之又少。一个企业必须有它的拳头产品,一个地区也必须有它的品牌产品。‘小而精’是中小葡萄酒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蓬莱葡萄产区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葡萄酒关税的持续降低,国外葡萄酒大举抢滩中国市场已成必然。面对竞争,像李尚波一样,这些土生土长的蓬莱企业家们一直在寻找一条差异化的道路。“利用蓬莱的特色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也是一种葡萄酒消费文化的渗透与培育,将会催生出一个更加成熟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葡萄酒企业也将会成为最终受益者。差异化发展,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从未来的市场预期上,都意义重大。相比于白酒、啤酒行业,葡萄酒的竞争不过是一个开始,仅仅是开始而已。”李尚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