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公司等待回归A股 称燕京啤酒暂不引外资
北控行政总裁张虹海表示,回归A股目前还没有正式时间表。
就盼中移动先行一步
首都机场高速、燕京啤酒、营业额超60亿元的北京燃气,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金字招牌,其实同属于一家企业,即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北控)。作为北京最大也是最低调的国企,北控坐拥首都国有资产的三分之一。
在北京金融街通泰大厦17层,北控行政总裁张虹海向记者讲述了北控的十年精彩。幸运的是,内地股民终于可以分享北控更精彩的未来——最低调的北控已为登陆A股做好一切准备,只剩一个前提,就是等最高调的中国移动率先回归沪深市场。
明年回归A股
记者:十年前,是什么样的机缘催生了北控这个香港股市的“红筹神话”?
张虹海:十年前市政府提出了“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的问题,就是如何募集资金,发展首都经济。在这个背景下,北京市的八个优质资产被“捆绑”在一起,包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王府井百货、八达岭旅游、建国饭店、国际交换、三元牛奶、西餐食品和燕京啤酒,组成了北控这家红筹公司,推荐到香港上市。
记者:当时融到的资金有多少?
张虹海:取得了27亿港元的融资。应该说燕京啤酒和三元牛奶等企业能有今天,这批资金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还用这笔钱建了一座水厂,现在可以满足北京市地上水日供水量的1/4。
记者:在收购北京燃气资产以后,今年北控的收入和利润目标大概是多少?
张虹海:燃气这方面,预计今年利润是6.8亿元。北京市的燃气供应要从现在的33亿立方米上升到2010年的60多亿立方米,到2020年,达到120亿立方米,发展潜力非常大。同时我们还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公用事业投资项目。对于北控总体来说,原来的利润有3亿多元,今年肯定不会低,大概可以算出来的有10亿到11亿元的利润。
记者:这么好的业绩,内地股民也渴望分享,北控回归A股是否有时间表?
张虹海:越来越多在境外上市的内地企业正回归A股市场,北控已意识到这一趋势,内部也正在进行相应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正式时间表。我相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估计明年就可能实现,我们现在就是等待中国移动等香港红筹龙头股先走一步。
燕京啤酒暂不引外资
记者:北控从第一次融资之后,到去年为止,没有作过任何大的融资,股价也曾一度跌落到6港元,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
张虹海:金融风暴之后,资本市场越来越看重企业的专业化,综合性公司的竞争力大大降低。而当时北控所经营的有八大项目,什么企业都有,这些因素让北控当时受到的冲击相当大。
记者:多元化发展受到质疑,你们怎么办?
张虹海:当时我们也想不通,综合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市场为什么不喜欢它呢?但后来终于想明白了,北控的产业方向被明确为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北京燃气纳入北控。我们用两年的时间,陆续退出了食品、旅游和饭店等行业,去年又卖掉了利润好但和主业不相符的王府井百货。
记者:并购完成后,北控的企业架构是怎样的?各板块所占的比重如何?
张虹海: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包括自来水和燃气,资产和利润方面占总体的80%,另外有10%-15%是燕京啤酒,剩下的是高速公路。保留的高科技板块未来潜力很大。
记者:去年曾传言燕京啤酒将引入外商投资,为何没见到正式动作?
张虹海:燕京啤酒本身并不排斥与其他啤酒企业合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燕京啤酒还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我们现在不缺资金、不缺技术,拥有世界第一流的设备,管理上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如果条件合适,并购其他企业还是有可能的。
机场高速绝不降价
记者:对于有人提出的机场高速路收费过高的问题如何看?
张虹海:我现在正准备提一个预案,建议以后上五环的车辆不许走机场高速,或者选择交费通过。
对于高速公路,尤其是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我认为将来是不会取消收费的。中国的一个特点就是人口众多,大量人口集中在城市和公路,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汽车数量会越来越膨胀。收费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调节车流量的一种手段,现在欧洲很多国家也由以前的不收费到开始收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不同,享用了好的产品,就要付出相应的费用。而机场高速又和一般的高速公路不同,它必须保持高速畅通。
记者:未来对北京燃气将有怎样的资金投入计划?
张虹海:未来五年,北控还要向北京燃气投入35亿元, 这些资金将会投入到北京郊县燃气管道的铺设和其他一些方面。同时还将进入产业上游,比如我们就参股了陕京输油管道以及一个接收站,现在还在建设三联供工程,就是用天然气同时发电,还可以冬天供暖、夏天制冷,这对于能源安全和清洁等方面都很有意义。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和电力部门的协调。
新闻链接:北控“红筹神话” 至今未破
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年中,恒生中资企业指数上涨198倍,超过恒生指数同期涨幅4倍,因为即将回归,红筹板块红极一时。北京控股的上市将这段热潮推向了顶点:发行价为12.48港元,市盈率达19.35倍,在上市首日开盘价升至45.20港元,升幅达260%,冻结资金高达2149亿港元,并一举创下超额认购1276倍的历史纪录,至今没有被超过。
当时市场反应空前热烈,曾两次加印认购申请表,总印数达110万张。甚至香港金管局也被惊动了,在股票解冻前发函给各大银行,不准借钱给投资者,因为冻结资金几乎达到当时香港外汇储蓄的一半,风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