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万军:独占鳌头凭哪般

华夏酒报 2009-03-20 16:06 白酒
伊力特一年一度的酿酒技术大比武是检验酿酒人综合素质的大舞台。这些与酒打了十几、二十几年交道的汉子们个个都憋足了劲,要在这场竞技中施展自己的绝活。 经过激烈的角逐,在2007、2008年两届大比武中均独占鳌头的酒四厂三班班长万军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今年37岁的万

伊力特一年一度的酿酒技术大比武是检验酿酒人综合素质的大舞台。这些与酒打了十几、二十几年交道的汉子们个个都憋足了劲,要在这场竞技中施展自己的绝活。

  经过激烈的角逐,在2007、2008年两届大比武中均独占鳌头的酒四厂三班班长万军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今年37岁的万军,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与酒密不可分。采访万军,笔者想起了我们中学课文《庖丁解牛》和《卖油翁》,技巧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没有心智和毅力的付出,谁也不能轻易将自己的职业演绎到极致。两次蝉联伊力特技术大比武第一名,诠释了万军对职业的执著和追求。

  他向笔者讲述了大比武中的几个细节。

  大比武现场围满了参赛的选手和观摩的领导和员工。晾床上的粮醅即将入池,评委要求选手们给出粮醅温度。抓一把粮醅在手,万军细细感受它熟悉的体温。

  片刻,他胸有成竹地报出:18.5度。有人睁大了眼。“能精确到这种程度吗?小数点后的温度也能测出来?”经测量,没有丝毫偏差,人群中发出啧啧的称奇声。

  出酒了!需要报出酒度。

  76度!万军稍加评判后给出答案;对手报出78度。

  监测结果76.7度,万军的误差依然最小。

  数千个与酒相处的日子,万军的手已经练成“温度计”。但刚进厂时,他可没这么洒脱。

  刚带班时,万军班里的产量在厂里排在倒数,工资以效益论,没有产量意味着钱包的干瘪。班员们有怨言,他也很苦闷。

  好学肯钻的万军没有被这种局面压倒,他来源华夏酒报选择了学习和突破,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入池温度、酸度、水分、淀粉。这些酿酒的关键名词很普通,但哪个都是导致产量下降的罪魁祸首,他必须熟悉它们,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那样。

  精耕细作不仅适用于农业,同样是酿酒业的金玉良言,万军掌握了这四个字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装锅同样是酿酒的关键,轻、薄、匀、松、准、平,这六个形容词说起来容易,做好并非易事。每一铁锨粮醅怎么样才能挥撒得恰到好处,怎样的落点才能达到要求。看似简单的工艺里藏着玄妙。一锨一锨的铺陈,万军装锅时,粮醅在甑锅里始终像湖水的平面,没有起伏,没有凹凸,让人折服。

  厂里经常要做一些小范围的实验,打破常规的工艺,一般人都不愿意做这种尝试,这或多或少会对产量造成影响。

  这种时候,万军的班便成为尝试螃蟹的那个班。跑窖工艺的试验,地面晾床的改造都是从万军的班里开始。

     刚改造地面晾床的那个月,万军的体重直线下降,一个月4公斤没了。他说一个新事物的引进,班长应该首先操作和领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班员们工作,甩手掌柜不是一个好班长的作风。

  细心、认真、负责,这是酒四厂领导和熟知万军的人对他的评价,这些词汇是日积月累人们对一个人的直观看法, 那些隐在表象背后的付出和一步一步的探索才是事物的真谛。

  一个人一次取得第一可能是偶然,多次的折桂便是一种必然。“做一件事情要做就把它做到最好。”这句类似座右铭的工作观可能就是万军夺得第一的不二法门。   作者:朱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