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彬:建厂元老闯过艰苦岁月
在世人看来,王绍彬是一个典型的“苦孩子”。自幼父母双亡,8-10岁讨饭为生,12岁当佣工,稍长为人做长工。1930年,进入茅台镇的荣和酒坊做烤酒工人,学得一手烤酒绝活。若没有中国历史上那一次最为深刻的变革,也许他就在私人烧坊的酒师职业生涯中度过一生。
但是当历史车轮行进到公元1949年时,乾坤彻变。那一年,新中国成立,处在社会底层的工农群众翻身做了主人。1951年,地方国营茅台酒厂成立。同年,在酒师郑永福推荐下,他进入茅台酒厂任一车间二班酒师。对于王绍彬来说,这是真正的命运转折点。
一个四处飘零的穷苦人,开始以国家主人的姿态掌握自己的命运。
此后几十年,他以农村人的质朴本色在国营茅台酒厂度过后半生。从酒师至车间主任,再到副厂长,直至老死在工作岗位。
直到今天,茅台酒厂40岁以上的老员工都还对王绍彬留有深刻印象:穿着土布对襟衣,憨厚和蔼的笑容,经常混迹在工人中铲糟、背糟。
就是这样一位让职工长久怀念的“工人式厂长”,记录他的文字资料却只是语焉不详的只字片言。倒是职工中流传的一些故事,还可生动地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些故事,今天看来绝对堪称经典。
1958年,王绍彬因吃苦耐劳、贡献突出,被评为当年全国劳模。而次年的全国劳模中则出现了一位影响中国几代人的著名精神典范——王进喜。生活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人们,建设祖国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不计艰苦的无条件付出,成为那个时代的行为范本。
评上了全国劳模,就要去北京接受表彰,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在当时,那可是莫大的荣耀。怎么去?坐车呗。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张口而出。王绍彬坐的也倒是车,只不过是“牛车”,时速不超过10华里,还一路晃荡。在茅台已建成高速公路的今天,人们可能想象不到的是:那时,从茅台到遵义是不通汽车的。他到了遵义换乘汽车到省城,再从省城坐火车到达北京,已是好几天以后了。
就在同年,席卷全国的“大跃进”开始,茅台也未能幸免,在“高指标”的影响下,茅台酒的生产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一些传统生产工艺被篡改,茅台酒产量猛增,然而不合格酒大超,后来只得作为红粮窖酒处理。
这期间,劳模王绍彬却力排众议,固执如牛,主张坚守传统工艺,并广带学徒,把多年的感觉和经验传给茅台的新生力量,他的徒弟中有多人后来成长为茅台的中坚。当岁月沧海桑田,一些人事后回过头来看当年的王绍彬,却是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另类”举动,无疑是要冒极大政治风险的。
但是,时间证明了王绍彬的固执是正确的。并且,人们也在茅台后来历届领导者身上看到了坚守传统工艺——这一果敢气质的一脉相承。
王绍彬的另一经典故事则是古稀之年学写字。现任茅台集团总经理助理的罗双全在1978年进厂后,曾与王绍彬同室而居近3年。据他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王绍彬已出任茅台酒厂的副厂长,分管生产、财务等等,而王是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在古稀之年,却逼着自己开始学写字了。他的方法倒也简单实用,即从最常用的字学起,例如:刘同清(当时茅台酒厂的党委书记)、张善乐(当时茅台酒厂厂长),还有他自己的名字。罗双全经常看到的情形是:一位老人满头大汗地趴在一张报纸上练字,由于用力过猛,常常“力透纸背”,但写出来的字却歪歪倒倒难以辨认,王绍彬的“彬”字也时常少掉了一个木字而成为“杉”。之后,他又开始学写“同意”等等签署文件的用语。
在罗双全的记忆里,以厂为家是王绍彬的真实生活状态,当时还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一周仅休一天,他也是偶尔才回家。但是,每到吃饭时间,他的夫人就从五六百米开外的家中给他送饭来了,一个土碗之中,七分包谷三分米饭,上面盖着一些南瓜、茄子、豇豆之类的素菜,日日如此。
在那个火热的时代,在“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时代精神感召下,王绍彬——这位国营茅台酒厂的建厂元老,与那个时代的人们一道像红烛一样为茅台发展奉献了一生,直至1984年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