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企业急功近利 酒文化走了样儿

中国酒业新闻网 2011-04-19 10:28 白酒
在今天,中国白酒文化却被那些急功近利的企业弄走了样。 在中国有近4万家白酒企业,白酒品牌更不计其数,

  在今天,中国白酒文化却被那些急功近利的企业弄走了样。

  在中国有近4万家白酒企业,白酒品牌更不计其数,其中99%是地方品牌。也有一部分像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的全国性品牌,但数量太少。无论全国性品牌还是地方性品牌都有一个共识,就是白酒必须做文化,也就是所谓的“酒文化”。大到几百几千人的酒厂、小到几个人的“作坊”都在大打文化牌。有的确有文化可做,有的就牵强附会了,弄段历史一堆砌或者编几个故事就当文化了。

  连一些所谓大品牌对文化的市场化运用也非常牵强。一经销商向笔者咨询某全国品牌怎么在一个具体的区域市场成为强势品牌。他经销四川某著名酒厂为纪念××生产的一种烧酒,核心传播语是“天赐××,福禄呈祥”。他告诉笔者这就是“文化”。

  历史不等于文化,更不等于酒文化,哪个窖池历史最久,哪个企业酿酒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历史是过去的事,人们喝的却是今天的酒,因为文化太抽象了,消费者根本无法详究。在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等,致使消费者在某些时刻丧失了评判理智,一旦消费者回过神来,他们就会离你而去,消费者的忠诚就消失了。

  其实历史悠久并没有错,相反还是企业大打文化牌的极好载体,但关键看你这个“酒文化”怎么做了。像马爹利的西方宫廷消费文化、五粮液的名门消费文化、孔府家的家文化,都是极好的文化具象操作,只有这样的酒文化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被当作经典传唱,并被消费者追崇进而成为消费习惯。

  不管是历史还是现代社会,我们都有一个共识,白酒并不只是一种物质消费品,还是一种精神消费品,是人类情感的寄托载体,不管这种情感是什么,如社交的、忧愁的、喜悦的、身份表达的、被尊重的、家庭享受的、红事白事的……抽象的文化是和这些具体的人类活动联系起来了,才有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现在要弄明白如何才能把抽象的文化和这种具体的情感在营销活动中链接起来,并形成现实销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