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老八大”复苏
昔日白酒业老八大名酒中,除了茅台、五粮液(000858)、剑南春、泸州老窖(000568)近几年还继续在市场上叱咤风云,汾酒、董酒、西凤等这些昔日的老八大,一度在市场上黯然失色。然而今年,西凤酒和董酒频频发力,欲东山再起。其中,西凤酒近日宣布力争2012年底上市,而作为贵酒代表之一的董酒,近期则宣布加快产能基础建设,力争2015年达到2万吨的优质基酒生产能力。业界认为,在茅五剑的带领下,白酒业中的老八大重夺市场指日可待。
市场现状 西凤酒董酒发力欲东山再起
西凤酒的华东总代理上海盈尊董事长肖月红认为,近几年来,白酒消费的不理性热潮已经过去,很多急功近利的品牌,大多都没有操作好,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几年前还大打广告的品牌很多已不见踪影,消费市场进一步成熟。各品牌的价格体系和市场定位也更加完善。近两年,在茅台五粮液领军下,整个老八大系的品牌和市场地位都在提升,也拉动了白酒的盈利空间和消费氛围。
肖月红认为,老八大名酒里面的董酒、西凤,前些年因为体制等种种原因落后了,沦为二三线品牌,近年来通过资本运作、体制改造、当地政府重视等机遇,有了发力的基础,虽然迟了一步,但是增长空间都很大。例如西凤的上市已指日可待,董酒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后力很强大,凭借品牌底蕴,重返市场可以走少很多弯路。
肖月红对记者表示,将与西凤合作独家推出陈坊系列,该系列接近蓝色经典市场定位,价格在100~500元都有。盈尊投资旗下上海天地酒业有限公司将成为陈坊系列的品牌独家运营商,明年初就上市,将重点在华南和华东市场推广。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盲目扩张下因资金链问题全面停产的昔日八大名酒之一的“董酒”,在2007年经历了企业改制和资本运作之后,两易其主,蓄势待发。2009年董酒销售额同比增长60%以上,2010年销售额1.2亿余元。2011年5月,董酒单月销售量同比翻6倍。目前董酒计划先后在贵州、福建、广东、河南等地设立董酒品鉴馆,向消费者传播董酒的品牌文化形象。同时也将加快产能基础建设,初步规划在2012年完成8000吨的技改工程,同年启动新增1.2万吨产能的扩建工程,2015年力争达到2万吨的优质基酒生产能力。
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董酒征伐道路不会停留在此,我们的目标是酝酿上市。”业界人士认为,董酒发力虽迟,但后劲强大。
竞争态势 老名酒成广东区域品牌劲敌
酒业营销专家、广东酒协副秘书长、营销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唐认为,广东市场高中低价位的三块市场正从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
泰山特曲华南区营销总经理邝厚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三线区域性品牌曾经在广东占尽优势,尤其是在餐饮渠道。自从国家实行酒驾查处以后,区域性品牌受到很大打击。餐饮渠道是酒类销售下滑的重灾区。邝厚勋表示,市场现在逐渐转向了全国性品牌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全国性品牌的二线产品,在最近的广东市场表现得很突出,例如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其中的老八大名酒品牌,现在在广东占了很大的地位。首先是这些品牌的渠道不仅仅在餐饮业,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团购、单位用酒等。同时,老八大名酒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具有全国性品牌影响力,这一点要比区域品牌强,而且市场投入也大,一下子把地方品牌压了下去了。
邝厚勋指出,消费观念转变下,老名酒的底蕴让消费者觉得更有消费信心,这对区域性品牌造成很大压力,尤其今年来看更加明显,很多区域性产品销量严重下滑,毕竟区域品牌的销售仍然是局限于几个省份,没有达到老八大名酒的全国性知名度。
李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广东年消费额300亿的白酒市场中,国优老名酒的势头最为强劲,即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西凤、古井、汾酒、董酒,也是传统的老八大名酒。李唐认为,国人的消费在升级,喝酒的过程已经不仅仅是消费酒精,而是消费文化。老名酒有历史的传承,经历了百年甚至千年的风雨,解放后经过国家的评选他们脱颖而出。随着近年来新资本的介入,不同资本背景带来的丰富社会资源,给了老名酒新的整合机会,使得这些老厂的经营理念、人才观念、品牌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像西凤、董酒这些老名酒的复苏,重夺市场是理所当然的,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业界分析 “纯粮酿造”有利于重夺市场
“酒精勾兑白酒可以喝,但绝对做不出高档白酒。是否由纯粮固态酿造的传统工艺和经酿造周期酿造,是划分高档酒和非高档酒的基本条件。以中国老八大名酒为代表的纯粮酿造白酒,才是品质白酒的典范。”广东省酒类专卖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朱思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内历届酒评会评出的四大、八大名酒,都是纯粮酿造,没有一个是新工艺勾兑的白酒。”业内一资深人士称。据白酒酿造专家介绍,看一种白酒是不是高端产品,不仅仅要看酿造工艺,还包括酿造时间和酿造成本,甚至还包括产地。“一般纯粮酿造,发酵的周期至少在90到100天以上,而同为贵酒代表的茅台和董酒,酿造时间更在三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资金和仓储占用的投入,比不经酿造直接勾兑装瓶的酒精勾兑白酒要高得多。”贵州省某大型白酒厂负责人指出,10元酒精成本造价的勾兑白酒,换成纯粮固态工艺,成本至少要高出近百元。
业内人士认为,纯粮酿造回归白酒本色,这使得老名酒必将再次受到消费者追捧。
相关报道
白酒“快营销”则“快消亡”
近几年,国内白酒业出现“快营销”、“过度营销”现象:产品同质化、以次充好、过度宣传等比比皆是,导致企业营销系统费用水涨船高,吞噬企业的利润、削弱行业整体竞争力。
“白酒销售信奉的是终端为王,某些缺乏技术和品质沉淀的品牌,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扩大市场,不惜‘买断’一些目标宾馆酒楼的白酒供应权,以独家供应商的身份将其它竞争品牌挡在门外。又或在超市以‘入场费’+‘堆头费’的特殊手法,令自己的产品在货架上突围而出。”白酒业资深人士顾军指出,终端渠道的“买断”,可以看作“地面部队”,此外往往还有“空军部队”——大量广告投入的支持。
“报纸、电视、网络,快营销的策略就是用广告轰炸和地面渠道配合,以最快的速度砸出一片市场,赚到快钱。”顾军称,以往快营销的品牌能突围而出,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惯性认为,市场表现活跃、广告随处可见的品牌,才是信得过、靠得住的白酒品牌,却忽略了对产品品质的分辨。
现在,加快营销、加速死亡的例子在白酒业并不少见。秦池三几年间的过山车行情,在今日的白酒界仍在上演:某品牌广告酒五年前在广东珠三角餐饮市场登峰造极,引一大批商标跟随者,一场商标战之后,这个品牌近乎销声匿迹。另一白酒餐饮渠道明星,由品牌商委托湖南白酒厂贴牌生产,三四年前销售额最高峰可达10亿元,然而过于重营销,酒质不过关,最终也被清理出市场。业界认为,随着白酒市场消费日益走向理性,“营销派”注定难逃三五年风光、三五年消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