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啤阵营,何去何从?
在这场空前、并有望绝后的豫啤整合运动中,大佬们屏住呼吸,小心拿捏着与国内外巨头谈判时机与尺度。“这期间,任何一个特别的声音,都有可能为‘钱景’带来不确定性”。
而事实上,他们粉饰“退场”心声的演技,则让雪花、燕京、百威英博、青岛四大啤酒巨头,暗中窃喜,“号称铁桶阵的河南啤酒市场,只敲掉一个缺口,豫啤军团即会自溃”。随后的过程,似是巨头们联手做局,导演了一出“豫啤桃花劫”。
谁,会成为河南啤酒市场最终的王者?而豫啤大佬们争相沦陷,为河南经济带来怎样启迪?别着急,剧情仍在继续。
巨头敲开豁口,豫啤阵营溃军
事因双方最终合同尚未签署,华润雪花上周宣布收购河南省第三大啤酒企业奥克集团,却没有公布详实收购的价格。只是称,“‘彩礼’超过了3亿元”。
本次收购的内容,包括奥克在郑州、漯河、安阳的三间工厂及与啤酒业务相关的资产。三个工厂的产能合计为29万吨。收购完成后,华润雪花将对新购工厂追加投入4亿元,致力于大规模技术升级改造及异地搬迁扩建,一期扩建产能将达到40万吨。
而业界一些细心之人所关注的,恰是华润雪花急宣“婚事”的背景与真实动向。
“其一,加速奥克员工、经销商渠道、国内行业,对‘既成事实’的认知;其二,抢在其他巨头抢滩河南市场之前,争取尽早在消费者心中实现品牌沉淀。”这是某业内人士,对华润雪花“一箭双雕”之策的剖析。
那么,能得到“中国啤酒业No.1”垂爱的奥克,赔了还是赚了?
奥克曾宣称,直至2010年仍处于良性增长状态。年销售业绩在4亿元左右,销量约在20万吨左右。
然而,也许是雪花的声音足够响亮了,奥克方面倒是慎言了许多。
“奥克卖得值不值?取决于所拿捏的时机与选择对象”。深圳苏赛特商业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赛特)分析师杨青春介绍,啤酒行业的收购评估价值,通常以吨位价格来体现。去年11月,华润雪花收购产能为30万吨西湖啤酒45%的股份,收购价格为2.68亿元。其吨位收购价格为1985元/吨。相较之下,依照奥克产能计算吨位价格,则是在1000元以上/吨。
相隔只有两个月,为什么奥克与西湖同等规模,却在价格上低了一头?
杨青春称,啤酒行业收购价格评估,既要对被收购方资产、负债及股权关系清理,又要考察其市场占有率、产能、产效。同时,还要兼顾区域产业经营氛围与消费市场环境。而“河南价格”的特殊性,体现在了豫啤阵营整体竞争力的缺失,以及经营疲惫。尤其在被产业巨头形成包围吞噬之势后,企业迫切“上岸”的心态,被收购方拿捏住了。
于是,从2010年4月,华润雪花以2700万元全资收购驻马店悦泉始。曾是号称“铁桶阵”的豫啤阵营,溃堤了。2010年8月,燕京以2.27亿元拿下焦作月山啤酒90%股权。2010年11月,百威英博宣布投资27亿元在新乡独立建厂,像是在加速瓦解豫啤的“抵抗”情绪。
另在奥克与华润雪花商谈的同时,维雪在百威英博的谈判桌上,进入了最后的冲刺。还有商丘蓝牌(现名府泉酒业),与青岛啤酒处在不断升级“绯闻”的氛围中。
河南省主要啤酒品牌2009年概况
(仅限河南省生产工厂)
品牌 生产厂 产能 2009年销量
金星 7个 95万吨 约60万吨
维雪 3个 45万吨 约20万吨
月山 2个 32万吨 约17万吨
奥克 3个 25万吨 约17万吨
洛阳宫 1个 20万吨 约10万吨
蓝牌 1个 15万吨 约8万吨
航空 1个 15万吨 约7.5万吨
九头崖 1个 10万吨 约4.5万吨
汴京 1个 12万吨 约3万吨
天冠 1个 8万吨 约3万吨
悦泉 1个 7万吨 约3万吨
省内其他中小品牌:南街村、康力、红旗渠、寒山、麦佳、龙门、蓝宇、奥亚、麦仕达、云台山等,产能合计约40万吨,产量约25万吨
以上数据由豫啤行业人士整合,仅供参考
资本“挟持”下的豫啤整合,是意外还是必然
“只是拿掉一块儿,不料获得了豫啤集体溃退的佳境。”这是华润雪花、百威英博、青岛啤酒、燕京四大啤酒业巨头,在暗中的窃喜。
而事实上,河南是“中国啤酒市场最后一块奶酪”。资本改变豫啤阵营,只是来得比预想的要晚一些。
据苏赛特统计,自2001年起,国内啤酒市场发生了超过80次的收购、兼并、参股事件,平均每年发生9起。目前,国内20万吨以上、未被行业资本或外资控股的地方性啤酒企业,仅剩8家。另在2006年,四大巨头即完成对河南的包围态势。山东、陕西、安徽、河北、湖北、山西,没有一处没有他们布局的身影。同时,他们之间亦是在同区域高密度交叉竞争。
然而,他们却仿佛心照不宣地保持着“只围不攻”的态势。
综合省内行业人士的看法是,其一,河南啤酒品牌众多,经历了十年的低价、低档次、低品质竞争,厂家普遍盈利能力偏低。
“早年间,‘一瓶啤酒卖9毛钱’的新闻,把全国啤酒行业都吓坏了。”一行业营销人士借例分析,在低价无序竞争当中,没有市场主导权的巨头们,没有优势可言。过早参与,只会消耗资源。
其二,由于金星在河南省的强势地位,啤酒巨头们不愿轻易与金星发生正面冲突;
其三,一些啤酒巨头想通过收购方式,掌控河南啤酒市场(如,原AB公司欲收购金星),但受制于很多企业存在体制及产权问题,致使收购不成功。
其四,地方保护主义,不仅是四大巨头们头痛的。在豫啤阵营内部,也是倍感困惑。
“啤酒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税收比较丰厚,地方行政力量的频频介入,是制约豫啤产业整合的关键性因素。”一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2010年,“突破河南”,缘何成了四大巨头集体的选择。
杨青春的看法是,资本选择了长期对河南观望,客观反映了河南市场没有“熟透”。而近些年,河南经济整体向好,中国经济社会有目共睹。不管是大招商、承接产业转移,还是城镇化发展,都在助推消费市场加速成熟。“河南消费者是由2006年之后,才逐步认同了3元的啤酒产品。这给了啤酒巨头们进入的理由和机会。”
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对“机会”的分析是,豫啤阵营自己乱够了,渐露疲态。尤其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资金力量不济,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加速催化了豫啤利润率下滑。
由此可见,四大巨头对于切入市场火候的拿捏,相当精准。如果不出意外,他们所策划“豫啤桃花劫”的最终结局,是“一年之内吞噬掉豫啤几大主力,而后,集体耗杀金星”。
中国啤酒巨头圈地图表
百威英博:黑龙江、福建
华润雪花:吉林、辽宁、山西、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
燕京啤酒:内蒙古、北京、湖南、广西
青岛啤酒:山东、河北、陕西
嘉士伯系:新疆、西藏、西宁、甘肃、宁夏
珠江:广东
三得利:上海
金星系:河南
喜力亚太:海南
重庆啤酒:重庆
澜沧江:云南
南昌亚太:江西
台湾啤酒:台湾省
(注:2010年6月12日,嘉士伯控股重庆啤酒。同年12月获商务部批准。)
2011年全面开花,河南市场格局叵测
迟来的豫啤整合,在2010年接二连三地“从绯闻拉进现实”。遗憾的是,从驻马店的悦泉,到焦作的月山,再到郑州的奥克,还有日后的维雪,几乎每一个故事都糅入了“被”的味道。
金星和维雪的日子,亦不好过。
华润雪花宣告收购奥克的同日,金星董事长张铁山即紧急对外“誓师”:“老二(维雪)、老三(奥克)都倒下了(指被收购或并购),心里有一点失落感。但金星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不怕竞争。”他并同时透露,金星正在苦练“内功”。
而事实上,在2011年的全新市场格局下,金星成了豫啤“孤星”,苦练是必需的。在豫西、豫北,有青岛啤酒的步步紧逼;而在豫东市场,华润雪花由安徽,青岛啤酒由山东,两面包夹渗透愈演愈烈。尤其是雪花在驻马店、郑州立足之后,极有可能与安徽分部规划合围。
时下的维雪,刚刚从一个“联姻绯闻”,步入另外一个“热恋绯闻”。至于未来和前景,在更多的人看来,只是开启了一个新的轮回,结局是否乐观?尚未可知。但在信阳一岭之隔的湖北,则是四大巨头均有布局。而热恋中的百威英博,在新乡独立投建工厂之后,似是在宣扬一种态度,“要么打,要么就合”。
豫啤大佬们的纷纷缴械,则让九头崖、洛阳宫、航空等二、三线品牌,备受压力。他们有的表示,要充分利用自己在基层的各种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铜墙铁壁。有的倒也直白,被“大腕”整合或者“吃掉”,是早晚的事情。但做好经营,才是保住身价的关键。
“从去年开始,不断有国内外行业巨头,找到河南省酒业协会,希望能牵线搭桥,求购豫啤企业。”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直言,对于豫啤阵营激烈的整合运动的趋向,他欲哭无泪。早在1998年,在河南啤酒行业内部就曾讨论过,若豫啤不走出“低价格、低水平、低装备”的恶性循环怪圈,将有着整体“塌陷”的危险。
当然,多股资本势力大举入豫,河南啤酒格局的柳暗花明,需要时日。但与此前的十年号称的“铁桶阵”所不同的是,豫啤企业将不再是主导力量的拥有者,而成为国际巨头竞相争夺的“棋子”或势力范围,帮别人赢得中原市场。
长大了,就是为了卖掉?
“中国啤酒业变革最为激烈的十年”中,河南竟没有一家啤酒企业实现与国内外啤酒巨头的联姻,不但错失了最佳战略合作期,也错失了发展自己的良机。
其间,领头羊金星啤酒的发展比较出彩,毕竟在省内外建设了数间工厂,亦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啤酒企业四强,但对于河南本土啤酒品牌整合来说,被寄予厚望的金星表现并不完美,甚至有人做出了“贡献微乎其微”的苛刻评价。
而今残酷的现实是,豫啤企业像没娘的孩子一样,四处“化缘”求人收购,几乎人人自危。
“它们远离了豫企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河南品牌责任,在一味追求一个好的价钱,以符合企业或者品牌本身在河南市场中的地位。”一业内人士针砭时弊地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曾在去年年中,郑州一媒体传出“雪花收购奥克的价格大概在6000万元以上”的消息,但很快被奥克否定:“6000万?怎么可能。”再比如,在维雪与青岛的联姻绯闻中,最终造成分手的原因被曝出还是因为“价格原因”。
据悉,身处联姻“绯闻”的豫啤企业让不少自己的员工感到了困惑,甚至是迷茫,觉得一年两年下来,公司仍旧处于分分合合纠结之中,其间太多的未知因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成长脚步。
而深谙资本力量的河南九鼎德盛投资董事长张保盈表示,河南啤酒企业的大规模整合,其实只是诸多行业的一个缩影。他认为,无孔不入的资本运动,让整合变得司空见惯,推动着产业向“寡头时代”迈进,最终产生三至五家行业龙头。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翻开中国啤酒巨头分布图就可以看到,几乎每个省市都被四大啤酒巨头占位布局。因而,不必要把产业整合导致地方品牌消失,混杂太多的“感情色彩”。
他并以哈尔滨啤酒(以下简称哈啤)举例,它曾是与金星一样,同是国内二线品牌。在未被百威资金收购前,产销规模还不如金星啤酒。但此后,借助大品牌的营销渠道和资金实力,哈啤实现了市场营销、管理、企业文化系统建设,不仅在国内实现了成功的扩张,而且成了南非世界杯的赞助商,成功进入欧美市场。“学会向资本借力,学会理解产业融合,这才是崛起的河南经济,最该补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