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引忧思
重庆啤酒引忧思
一个高风险的科研项目,核心数据始终无人知晓。经过长达13年、跨越两个世纪的炒作与发酵后,重庆啤酒成为一场前仆后继的豪赌游戏。
重庆啤酒一场罢免董事长的闹剧曲终人散,但带给人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这场长达13年的资本市场豪赌游戏为何能够演绎得这么久?各个粉墨登场者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最终赢家是谁,输家又是谁?折射出我国资本市场怎样的状况?科技科学为何成为这场豪赌游戏的垫背者和筹码?一连串的问题在笔者脑海里翻腾。
在笔者看来,从一开始,以啤酒饮品主业上市的重庆啤酒就不该去投资与饮品毫不相干的高科技项目。在重庆啤酒掌门人决定投资乙肝疫苗项目那一刻起,一场豪赌就拉开了帷幕,同时也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股市里圈来巨额资本后,不是全部投资到主业上,而是依照主要负责人的意志确定投资方向,这既是我国资本市场一大弊端,也是上市公司被资本冲昏头脑的结果。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成为这场长达13年豪赌游戏的主角,最后接棒者则是最大的牺牲品。
我国证券市场满目疮痍、弊端重重,实质就是一个投机炒作的资本游戏场所,大赌场的性质始终没有改变。这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贡献”是分不开的。鼓励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发展基金公司原本是为了壮大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以达到稳定资本市场的目的。而现在的发展方向却几乎完全背离了这个目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保险资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成了名符其实的投机者。在重庆啤酒13年乙肝疫苗项目神话中,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编了多少故事、制造了多少炒作的由头?前期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哪一个不是在重庆啤酒上赚得盆满钵满?
笔者一直纳闷的是,重庆啤酒、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一直在编故事、制造虚假炒作题材并且长达13年之久,为何监管部门就失声失语、无动于衷呢?证监会一直强调要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而保护的关键就在于证监会必须帮助中小投资者辨明是非虚假,严打造假制假、欺骗投资者的机构。但在重庆啤酒勾结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欺骗投资者的这些年,监管部门哪里去了?更何况,类似重庆啤酒的现象还有许多,因此监管部门难逃监管不力之责。
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之后大成基金发起的罢免重庆啤酒董事长的动议,竟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为的是制造炒作题材,拉高出货,这让投资者简直防不胜防。
在笔者看来,这场豪赌游戏中被猎杀的有两个角色:一是普通投资者,二是科技。重庆啤酒的大量融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大成基金“胜利大逃亡”,最终套牢的都是不明真相的中小投资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证券市场就是一个大赌场,一个猎杀普通投资者的屠宰场。
尤其不能容忍的是,重庆啤酒这场耗时13年的豪赌游戏,竟然拿科技作为炒作题材,把科技作为在股市里豪赌的筹码。
当然,科研项目的投资本身就是高风险投资,但高风险对应高收益,国家也一直鼓励资本投资此类项目。然而,好经被念歪了。事实上,不只是重庆啤酒,创业板市场上也是拿科技项目为题材炒作圈钱的居多,真正踏踏实实做科研的少之又少,这不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悲哀,更是我国科技的不幸。
更加值得思考的是,在目前投机炒作成风、投机炒作一夜暴富的现状下,真正做实业的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已经无法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把企业科研做好。而且,投资科技型企业的人也已经无法耐下心来等待科研项目取得成果,而是只顾眼前利益,要求快出成效、快到资本市场圈钱。
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整个中国经济现状出发,迅速转变当前全民炒作成风的经济生态,通过税收、信贷等调控手段把资本的注意力引导到发展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上,这关系到我国经济成功转型之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