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啤酒节应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未知 2013-10-12 11:35 啤酒
当前,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节庆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然而,在一些地方,节庆活动举办者对政务社交

    当前,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节庆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然而,在一些地方,节庆活动举办者对政务社交、商业利润的一味追求扭曲了节庆活动应有的特质,不少节庆活动变得扭捏造作。实际上,节庆活动的生命力取决于对地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挖掘、推广,取决于节庆活动所容纳的适合于群众需要的文化韵味。

    一、节庆活动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节庆活动之所以称之为“节”,必然是与某种文化习俗有着深深的联系,既然是“节”,当然要“庆”,而欢庆的气氛首先源自于一种共同的内心感觉,这种感觉出于人们对某种文化的认同和相互感染。因此,节庆活动与地方社会文化关系密切。

    节庆活动是展现和传播地方文化的理想载体。节庆活动以举办地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展现举办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人文精神。因此,它是作为地方社会文化的载体出现在游客面前的。因此,独特的地方文化是节庆活动的灵魂。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哈尔滨的冰雪风情、杭州的江南风韵、上海的海派时尚、北京的古朴之风、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它们都是以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叩击着人们的心扉。

    深度挖掘地方文化是节庆活动成功的关键。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同样,越是地方的,也就越是国际的。节庆活动要想成功,必须从历史文脉中深度挖掘地方文化之根,并将其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这是因为在文化性竞争的旅游市场环境中,人们除了追求自然秀丽的风景外,更大的重心是放在对异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好奇上。地方文化越是个性特色鲜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节庆活动也就越有感召力。

    社会的广泛参与是节庆活动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节庆活动是一种非精英文化,大众参与性是其显著特征,它所营造的应是一种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节日气氛。节庆活动要想吸引社会的参与,首先要吸引当地的老百姓,老百姓把这个节庆看成自己的节日,它才能成为当地的庆典,外地的游客才会被感染,“老百姓的节日”和“游客的节日”才会发生叠加效应。因此,节庆必须实现由政府的政务社交转化为当地老百姓自己的节日,才能有生命力,才能走向持久。最为关键的是才能够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而不是地方政府和少数企业的自娱自乐。

    二、节庆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

    是否植根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以地方特色文化、习俗、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为基础,因而它的存在有赖于其他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协调。地域特色是节庆活动的魅力所在,而鲜明的地域特色来自于节庆活动所植根的文化特色。因此,节庆活动必须营造真实的地方化的节日氛围,保持地方文化特色,使游客在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领略当地纯正的风土民情和地方文化。节庆活动一旦背离了地方文化这个根,也就失去了社会基础,成为无本之木。

    是否体现时代风尚。节庆活动应该是举办地展现给旅游者的集各种主题文化和社会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大餐,不仅要反映地方的传统魅力和文化意境,更要体现时代风尚和现代潮流。因此节庆活动在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应辅之以创新设计、新创时代性项目。只有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全面考虑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才能刺激旅游者的参与意识并使他们真正融入到这种文化氛围中。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在第十五届引入“啤酒嘉年华”活动,在第十六届引入假面舞会活动,强化狂欢氛围,有力拉动啤酒城的人气,使啤酒城成为动感之城、狂欢之城。

    是否贴近民众生活。节庆活动与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紧密相连,它源于生活,又丰富生活、美化生活,深化了文化的内涵。比如由最原始的吃饭发展到当今的美食节,研究饮食文化;由最简朴的穿衣发展到当今的服装节,研究服装文化;由唱歌跳舞发展到当今的艺术节,由喝啤酒发展到当今的啤酒节等等。事实上节庆活动也只有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才有可能显示其勃勃生机和活力。巴西里约狂欢节、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之所以声名远播,正在于这些节庆还保持着民间的气质。进入其中感受到的是当地人的欢乐、情感,可以触摸到节庆的本真面貌。节庆成为最便捷了解特定群体文化、传统、情感和审美形式的途径。这些节庆也许不够炫耀,但它们真实、朴素,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具备真正能够感动心灵的东西。

节庆活动一旦疏远了民众生活,不能反映当地人一些实质和灵魂性的东西,便不会有当地居民如痴如狂的参与和投入,也就不可能吸引各方游客来参加这个节日,它给游客留下的也只是空洞的东西。传统的节庆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因此具有很强的民众参与性。节庆活动要赢得民众的普遍认同,就要想方设法办成民间节日,在办节目、组织形式及内容等方面体现民间节日的特点。

    三、做大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对策建议

    一是对接、挖掘青岛啤酒文化。青岛啤酒文化是青岛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啤酒以百年的品牌美誉度积淀了厚重的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已深深嵌入城市的精神风貌中,成为青岛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对外宣传的特有元素。啤酒节作为主题鲜明的节庆盛事,恰如其分的担当了特殊的文化使命,成为凝塑百年优秀文化的实践者。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岛、青岛啤酒、青岛国际啤酒节在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

    青岛建制于1891年,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宜人的气候、浪漫而复有异国情调的城市风貌和秀丽的海滨历来受到游人的青睐。青岛文化中充溢着厚重的工商文化氛围,这种重质求精的追求与淳厚朴实的齐鲁民风相结合形成了青岛独特的经济文化现象。同时青岛社会的开放特征和开埠的特殊性使得和谐共处与兼容并包意识成为青岛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啤酒酿造了青岛这座城市的激情文化,更酿造了青岛人特有的豪爽、诚信。同时这座城市又受到明显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这种既承接历史又兼收并蓄的大度,形成了具有更大影响力的青岛啤酒文化,它给企业和城市带来自尊、自信、自强和勇气,对内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形成影响力和穿透力。

    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已成功举办了22届。经过22年的努力探索和创新,青岛啤酒节在2005年12月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首,逐步成为堪与德国慕尼黑啤酒节相媲美的亚洲最大啤酒盛会。多年来,声名显赫的青岛啤酒为节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和产业支撑,而啤酒节也大大提升了青岛啤酒乃至青岛的城市形象与品牌。

    二是推进青岛啤酒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将啤酒文化进一步融入城市空间,融入社区生活。青岛啤酒是青岛的城市品牌,啤酒文化与这座城市同生共长。但从塑造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发展旅游的角度看,一种地域文化不能只在一年一次的节日盛会期间进行展示,而是应该像血液一样融进城市的肌体中,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城市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啤酒城有必要进一步发展成一个以啤酒文化为主题的社区—以啤酒文化为主题,有现实的社区生活,有配套的休闲和旅游服务体系。这里将成为长期展示啤酒文化、社区风采的现实载体,而不是一个封闭管理、景区性质的娱乐城。使啤酒节闭会以后,仍有一个能够吸引游客滞留的文化休闲场所。

    进一步实现由“节庆”到“节日”的转变,将青岛国际啤酒节办成市民的“狂欢节”。青岛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一个敢于创新的城市,在节庆活动的举办方式上也应该敢为天下先。啤酒节已经走进市民生活,还应该进一步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建议市人大制定地方法规在啤酒节期间设立地方公共假日(1—2天),让啤酒节成为青岛人特有的节日。

    啤酒节应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惟有如此,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建议拆掉啤酒城围墙,将其建成啤酒公园,使其融入城市实体和市民生活。节日期间的分会场也可以搬到各区的主题广场上,形成不同风格的啤酒广场,这样既可以缓解主会场巨大的人流、交通压力,也可以大大提高市民的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