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嘉士伯未来存被“吃掉”的可能

法治周末 2016-06-01 14:52 啤酒
2015年5月,重庆啤酒公告称,重啤集团已减持其所持剩余的重庆啤酒4.95%的股份,不再持有重庆啤酒股份,至

    2015年5月,重庆啤酒公告称,重啤集团已减持其所持剩余的重庆啤酒4.95%的股份,不再持有重庆啤酒股份,至此,嘉士伯完成对重庆啤酒的要约收购。

  自嘉士伯接手重庆啤酒以后,对重庆啤酒的整合调整就一直不断,其中关厂就是措施之一。

  2015年10月,重庆啤酒宣布停止九华山公司生产业务;2015年11月底,其宣布关闭永川分公司;今年1月,重庆啤酒宣布关闭黔江分公司;今年2月,其宣布关闭六盘水公司;今年3月,其又宣布处置重庆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涉及的相关资产和负债。

  如果加上此次关闭毫州公司,嘉士伯已经关闭或处置了重庆啤酒旗下6家公司。

  连续的关厂也使嘉士伯成为2015年啤酒行业网络口碑排行榜中负面信息最多的企业。

  法治周末与第三方舆情监测谷尼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合作统计的10大啤酒企业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媒体关注度统计数据显示,围绕着嘉士伯与重庆啤酒,2015年涉及嘉士伯针对关键词“关厂”的媒体报道为142篇,涉及重庆啤酒针对关键词“关厂”的媒体报道更是高达334篇。

  “从整个啤酒行业2015年表现出来的关厂潮流来看,嘉士伯与重庆啤酒的表现最为激烈。而且这样的关厂在我看来是恶性的,主要是因为业绩不佳,产量供大于求的一种自救疏通行为。”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记者评价说。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嘉士伯的关厂与其面临的国内市场的业绩压力有关。

  “受中国啤酒市场需求疲软、行业竞争激化、进口啤酒规模持续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啤酒企业都陷入了困境。”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对记者说。

  来自中国酒业协会的资料显示,2015年国内累计啤酒产量4715.72万千升,同比下降5.06%,减产251.41万千升;此外,2015年国内规模以上啤酒企业470家中亏损企业高达139家,华润雪花、青岛啤酒这样的巨头企业亦面临销量下滑。同样,嘉士伯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市场现状。

  以嘉士伯控股的重庆啤酒为例,2015年,重庆啤酒实现营业收入33.2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567万元。

  此外,嘉士伯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同样不乐观。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嘉士伯啤酒营业利润84.57亿丹麦克朗,全球市场同比下滑8%,而在亚洲市场中,只有中国录得负增长。同时,嘉士伯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销量亦下滑3%。

  在业内人士看来,嘉士伯关厂调整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嘉士伯在华关闭的酒厂都为销量持续下滑、业绩亏损严重、未来产能利用率低的厂子,关闭这种酒厂对于嘉士伯而言,算是甩掉了业绩包袱。”梁铭宣说。

  “重庆啤酒是一个很难整合的摊子,因为多年积累成疾,厂子太多了,导致效率不高,成本大。”啤酒专家方刚对记者表示,“嘉士伯接手重庆啤酒以后,下手比较狠,连续关停多家工厂,这可以让重啤的步调逐渐向嘉士伯靠拢。整合后,嘉士伯就可以卸掉包袱,轻装上阵。”

  “减少负重的亏损企业,有利于嘉士伯的整体发展战略,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财政用于支持更符合公司发展利益的业务上。”中研普华研究员闫素飞对记者说,“另一方面关厂也是在配合嘉士伯规划进行的品牌和产品结构重组,嘉士伯的品牌战略调整路线是打造中高端品牌形象。”

  事实上,对于嘉士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业内并不十分看好。

  “尽管嘉士伯在国内啤酒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其产品的本土化程度低,口味偏欧美市场,营销渠道布局力度也不如其他外资啤酒品牌,企业竞争力逐渐被削弱,在华业绩承压。”梁铭宣说。

  “在低端啤酒市场,国产品牌由于在本土化及价格方面具有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嘉士伯难以从国产品牌手中抢到市场。”梁铭宣补充说。

  方刚则坦言,嘉士伯事实上目前在中国市场已经沦为第二梯队的成员,市场占有率仅为7%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内啤酒厂中嘉士伯市场占有率居于老五位置,其中排名其前的为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000729,股吧)。

  “未来不排除嘉士伯被其他啤酒业巨头‘吃掉’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会在什么时间发生或会不会发生都是存在变数的。”方刚说,“在全球啤酒市场中,甚至都发生了百威英博‘吃掉’SABMiller的状况,市场充满各种可能,当前的啤酒市场已经呈现出‘大鱼吃大鱼’的局面。但这种情况也并非短时间内就会发生的,嘉士伯在西南市场还是很有实力的。”

  “根据中国啤酒行业近几年来的兼并收购情况分析,中国啤酒行业的重组趋势正在加强。百威英博收购英国南非米勒、青岛啤酒与朝日集团的合作、百威英博收购哈尔滨啤酒等,都说明了啤酒行业的竞争正在加剧,未来不排除几个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闫素飞说。

  “无论是从全球市场来看,还是相对成熟的日美啤酒市场来看,啤酒行业的集中度都很高,未来国内啤酒市场还将进一步整合,一些区域性的小企业会被大的企业整合。”梁铭宣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但中国啤酒市场与日美存在差异,由一两家市场垄断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的五大巨头之间相互整合的可能性不大。嘉士伯在中国啤酒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与前几名差距较大,未来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展存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