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亚洲葡萄酒的第二个春天

《瞭望东方周刊》 2008-04-18 10:05 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对东方人来说,葡萄酒总带着些异域风情,因为长久以来,他们品尝欣赏这甘美的汁液,却不会酿造。比如亚洲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日本,90%以上的葡萄酒都要依靠进口。 这个局面在2007年有所改变,全球饮料业权威调研机构英国佳纳地亚(Ca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对东方人来说,葡萄酒总带着些异域风情,因为长久以来,他们品尝欣赏这甘美的汁液,却不会酿造。比如亚洲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日本,90%以上的葡萄酒都要依靠进口。
    这个局面在2007年有所改变,全球饮料业权威调研机构英国佳纳地亚(Canadean)2008年3月公布的《2007年饮料市场研究报告》说,2007年世界葡萄酒销售十强中首次出现亚洲企业的身影,中国的张裕集团以6.9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列全球第十,成为亚洲首个跻身世界十强的葡萄酒酿造企业。

    管是为了脱亚入欧、全盘西化,还是仅仅为了血管软化,葡萄酒作为现代化和健康的符号被东方人普遍接受,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那是葡萄酒在亚洲的第一个春天;消费者能接受亚洲本土出产的地道葡萄酒,将是葡萄酒在这里的第二个春天。

源远流长

    日本只能进口葡萄酒,是因为葡萄酒不是一种可以简单复制的工业品,这个民族再善于学习,也不能让她的土地学到波尔多的土壤和气候。

    但上帝并不只偏爱波尔多,116年前,南洋华商张弼士在与波尔多同一纬度的山东烟台发现了水土气候都与其非常相似的地带,遂倾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从欧洲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工业化生产的葡萄酒。一百多年后登上世界葡萄酒十强的正是这家企业。

    1817年6月,出使中国铩羽而归的英国外交官阿美士德归国途中,登上囚禁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看望这位欧洲雄狮。两人的话题当然离不开中国。拿破仑的那句名言“中国是东方沉睡的雄狮,当他醒来时世界将为之震撼”就出自这次对话。

    拿破仑还对“醒来”做了一番解释:“你们开始会成功,你们会夺取他们的船只,破坏他们的商业,让他们知道你们的力量。可是,他们会思考,他们会把炮手从法国、美国,甚至伦敦请来,建造一支舰队,然后把你们打败。”

    中国到底没有请来伦敦和巴黎的炮手,高薪礼聘来的是欧洲的酿酒师。1893年,张裕聘请了第一位外籍酿酒师,英国人俄林(Ohlin);接替俄林的是奥地利人拔保男爵,此后,聘请欧洲酿酒师成为张裕的惯例。

    至少在酿葡萄酒上,中国企业家的谦虚好学是毫无保留的。今天的张裕仍然积极寻求世界知名酿酒企业的技术支持与合作。早在2002年,张裕就与法国卡斯特集团合作,在烟台兴建了中国第一座葡萄酒庄;2006年,与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干邑白兰地厂商法拉宾干邑进行技术合作,与加拿大奥罗丝公司合资建立张裕“黄金冰谷”冰酒酒庄;同年,张裕与新西兰凯里凯利酒庄合作推出全新联合品牌——“新西兰张裕凯利酒庄”;2007年,张裕融合多国资本,建立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这个酒庄的建设还得到“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鼎力支持。 

    张裕总经理周洪江表示,向世界葡萄酒行业第一集团冲击的过程中,国际化进程是张裕坚持的方向,今后张裕将继续引进技术资金在国内建立葡萄酒庄,也不排除到海外收购适宜的酒庄的可能性。
    他表示,国内葡萄酒消费的持续增长让张裕信心十足,登上10强这个台阶,只是超越的开始,张裕的下一个目标是超越大多数欧美品牌,突破15亿美元销量,进入世界葡萄酒销售额的第一集团。
新世界之外的新世界

    在葡萄酒世界,后来居上是一种常态。在英国调研机构佳纳地亚公布的2007年葡萄酒销售十强中,来自“新世界”的美洲和大洋洲企业占据了五席,而且前五名中,除了法国保乐力加公司外,均是来自“新世界”企业。

   “新世界”葡萄酒企业的崛起得益于二战后的葡萄酒平民化运动。最初的葡萄酒曾经是英国王室的专属奢侈品,逐渐在欧陆贵族中成为风尚。

    二战后日趋庞大的美国中产阶级在脱掉蓝领工装的同时,放弃了对粮食酿造烈酒的兴趣。葡萄酒需求激增刺激下,美洲葡萄酒企业迅速崛起,美国、智利、迅速成为葡萄酒行业后起之秀,这些企业推动的工业化酿制潮流几乎颠覆了老欧洲在葡萄酒行业数百年的光荣,1976的巴黎葡萄酒品评会上,美国葡萄酒品牌甚至击败法国老字号,拿走了金奖。

    在澳大利亚,以福斯特集团(Foster’s  Group)为代表的企业,适应世界葡萄酒普及化的大趋势,以工业化酿制,生产出高性价比的葡萄酒产品,迅速崛起为葡萄酒销售市场第三极。

    葡萄酒世界后两极的崛起,都不过是50年内的事情。而正在向“第四极”冲刺的亚洲葡萄酒企业有着同样的机遇。

    张裕总经理周洪江判断,中国将迎来葡萄酒消费的黄金十年,因为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国内居民收入普遍提升的时期。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习惯将向健康型转移,中低端消费市场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长,导致整个葡萄酒消费市场从高端为主的“倒金字塔形”转变为高、低端市场并重的“哑铃型”结构。

    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IWSR)预测,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一倍,达到每年消费11亿标准瓶(750毫升),年均增长13%。

   而且,亚洲企业的冲刺后劲更足,不光是因为本土市场拥有不可比拟的消费者数量优势,而且,像中国这样的东亚国家,气候土壤类型丰富,能够保证企业向市场提供品种俱全的一流产品。

   澳大利亚葡萄栽培专家理查德;斯马特(Richard Smart)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正使得全球葡萄酒生产区域北移。气候因素将严重威胁澳大利亚、南欧国家的葡萄酒行业,幅员辽阔、酿酒葡萄种植经验相对丰富的中国很有可能成为葡萄培育的替代国家。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欧洲企业正在华北地区考察,对在华建立或购买葡萄种植基地表示感兴趣。
    在葡萄酒的世界里,出现下一个新世界应当为时不远。

相信自己的感觉

    企业家们则认为,新的一极也好、下一个新世界也好,要让这些梦想成真,关键还是培育出一支消费者队伍。

    美洲、大洋洲这些“新世界”葡萄酒企业崛起之前,欧洲人也曾认为他们对葡萄酒的垄断优势牢不可破。毕竟葡萄酒一半是日常消费品,一半是奢侈品,葡萄酒类产品,尤其是顶级年份干红、XO上凝聚着的,除了可以学到的工艺,还有学不到的文化心理因素。

    “新世界”葡萄酒企业崛起,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那里新兴中产阶层的自信上。评酒家们说,来自“新世界”,用工业方法酿造的葡萄酒,香型和口感余味都与传统方法酿造储存的欧洲品牌有距离,但是新增的葡萄酒消费群体能够接纳他们,说明“新大陆”的消费者没有“阶层恐惧症”,并不对欧洲老贵族的口味亦步亦趋。

    作为十强中的新来者,张裕却有更大的雄心。周洪江说:“‘新世界’、‘旧世界’的酿造方法,我们都要坚持,我相信世界各地的人们口味和爱好不同,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爱上我们的品牌。”
    比如,张裕2008年一季度在欧洲超市推出的是两款口感清淡、果香较浓的雷司令干白和桃红葡萄酒;而在英国高端市场推出的则是口感近似波尔多红酒的爱斐堡干红。

    世界葡萄酒十强中,大多数是代理销售企业,销售不同品牌的方式使他们的品牌战略非常清晰。周洪江表示,作为十强中为数不多的品牌酒企业,张裕将继续高低端并重的策略,不会分割品牌。那么,怎么让高端消费者觉得饮用张裕不失身份,又让中低端消费者觉得它性价比最合适,不至于产生品牌混淆呢?

    “我们的产品品牌定位各有不同,最关键的是,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懂酒,相信自己的舌头和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