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家聚首香港探讨亚洲餐酒发展
香港将发展成为亚洲葡萄酒物流贸易的枢纽
11月4日,第二届香港国际美酒展“香港—亚洲枢纽”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由葡萄酒大师Debra Meiburg主持,论坛嘉宾集聚了世界各地葡萄酒行业专家和商业领袖,共同就亚洲餐酒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华夏酒报》特派记者应邀出席了论坛。
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蔡莹壁指出,香港是进军内地葡萄酒消费市场的门户,香港政府正通过香港贸发局、香港旅游局和投资推广署举办活动以促进香港葡萄酒业的发展。此外,香港还从葡萄酒贸易、拍卖、鉴赏和教育方面着手,发展成为亚洲葡萄酒枢纽,并充当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户。
Bettane&Desseauve行政总裁兼葡萄酒评论家Michel Bettane讲述了评酒的发展,他指出,1至100分的评酒方式由美国品酒家Robert Parker创立,是一种广受业界接纳的评分方式。不过,法式品酒标准讲求相对排名,不仅仅以味道来衡量,也重视土壤、种植年份的特色等相关条件。关于亚洲葡萄酒市场的发展,他认为印度、中国、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是欧洲葡萄酒的新市场。随着亚洲葡萄酒种植园和酿酒技术渐入佳境,也会同步带动欧洲葡萄酒在新市场的销量。
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董事James Miles论述了全球投资市场的状况,他认为葡萄酒投机生意可以增加流动性,有助于反映葡萄酒的真正价格。如果葡萄酒在二手市场的交易投资活跃,将有助于提高葡萄酒的潜在价值,一些葡萄酒名家严格品尝评价,其价格更可以迅速提升。当然,在衡量葡萄酒价值的时候,投资者也要计算仓储成本。
由于中国内地的餐酒市场教育前景广阔,英国葡萄酒及烈酒教育信托国际发展(WEST)主管David Wrigley主要谈论香港在这方面的角色。他说,餐酒教育需要行业的广泛支持,这种教育最讲求学以致用,该机构更把教学内容翻译成中文,并推出中文证书课程,香港培训机构可以获得授托资格,担当培训中国内地人才的角色。
美夏葡萄酒公司执行合伙人Brendan O’Toole表示,中国内地瓶装酒进口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强劲增长,2008年至2009年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3%,增长速度已经超过香港和澳门。现在,法国和澳洲是中国内地最大的葡萄酒进口国,进口地区以长江三角洲为主,其次是广东和京津地区。进口商分三种途径把葡萄酒推出市面,分别是直接经分销商、间接经次分销商或是两种途径同时采用。
香港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席黄辅华分析了香港作为亚洲美酒贸易与分销中心的优势和机遇,他指出,香港的优势在于拥有世界级专门物流技术及设施、推行全球首个葡萄酒仓储认证制度,以及率先建立葡萄酒批发中心。香港可把握机遇建立葡萄酒交易会和贸易平台,以及建构葡萄酒贸易和市场推广服务市场,而香港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国际贸易知识丰富,在综合运输和物流支援方面更是经验丰富,可以做出配合。此外,香港还拥有世界级的跨境设施,也可以进行快速的跨境清关手续,葡萄酒进口商经香港进入内地市场是非常可取的途径。
香港:国内葡萄酒通向国际化的舞台
为期三天的第二届香港国际美酒展已经结束了。展览期间,举办了50多项活动,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香港—亚洲枢纽”论坛。论坛聚集了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葡萄酒行业各个领域的代表,有发人深思的演讲,有火花四射的交流,也有激烈的辩论。每位专家都站在不同的角度,结合亚洲餐酒以及香港的特点,阐述了自己对葡萄酒的认识。
亚洲酒类市场日益壮大,地处亚洲心脏的香港受惠不浅。香港本身是区内人均葡萄酒消耗量最高的地方,并为业者提供直接途径,进入蓬勃的中国内地及亚洲各地市场。 据增长预测显示,到2017年,亚洲 ( 日本除外 ) 的葡萄酒消耗量将会倍增,总值达270亿美元。 预期未来10年内,单是中国内地葡萄酒市场的总值已达8.7亿美元。中国内地和香港占亚洲葡萄酒市场逾六成份额,可望成为全球第八大葡萄酒市场。
参加这次论坛,《华夏酒报》记者感触颇多:首先,香港在全世界葡萄酒的交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随着亚洲地区餐酒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这种作用将越来越大;其次,中国内地的市场需求正成为众多专家和企业家的关注重点,他们分别从物流、教育、交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演讲者中缺少来自中国内地的企业代表。香港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葡萄酒集散地,内地的专家和企业都应该对香港的活动有足够的重视。想要了解更多或是让眼光看得更远,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城市代表之一,香港无疑是国内葡萄酒走向国际的最好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