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打造葡萄酒业聚集区

华夏酒报 2010-07-07 09:53 葡萄酒
“集群效应”孕育酒业新一轮繁荣
        7月2日,“天津后花园,魅力秦皇岛——葡萄酒产业聚集区投资环境说明会”在天津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推介秦皇岛市的昌黎、卢龙、抚宁三个葡萄酒产业园项目,促进当地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加速发展。

     事实上,关于打造秦皇岛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的设想早在几年前便开始酝酿了,正如秦皇岛卢龙县县长孙国胜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上所言,葡萄酒产业作为卢龙多年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资源优势明显、区位优势突出、后发优势强劲等明显的产业特点,通过全力打造竞争力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葡萄酒经济圈,卢龙有望推出中国最具特色的葡萄酒庄聚集区。

     无论是葡萄酒产业聚集区,还是葡萄酒庄聚集区,其本质上都是通过立足地域产业优势,深度整合资源,以“集群效应”提升当地的产业综合竞争力,促成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就整个中国酿酒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秦皇岛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战略极具长远意义,从白酒到葡萄酒,再到黄酒,“集群效应”已经成为中国酿酒行业当前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酿酒行业快速发展,企业效益、品牌效应、市场规模都大幅提升,而这一轮增长期在持续了近20年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酿酒行业发展正步入“冷静期”,但并不是说酿酒行业的发展将呈衰退之势,而是要向更科学、更理性、更健康的方式转变。像过去那种以单个企业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缺乏宏观考虑和大局观念、资源利用度低,盲目跟风式的经营行为将难以为继。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个阶段内,中国酿酒行业将发生一场以产业集群化为目标的深远变革,经过彻底的调整组合之后,中国酿酒行业将真正踏上一条高效、高速发展的新道路。

     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发展产业聚集区,凸显区域集群效应,其受益者并不仅仅是本区域内有限的几个企业,更有助于酿酒行业整体的良性发展。

     一方面,产业集中度低的弊端已经困扰酒业多年,由此造成的恶性竞争、资源损耗、品牌纷争等事件不胜枚举,相应地,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在酿酒行业内部已经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各界就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早已达成共识,但实效性转变迄今为止却少之又少。
  原因何在?由于资源整合、品牌梳理牵涉到地方财政收入和文化产业形象等一系列利益问题,所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很大。

     而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由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规划组织,对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品牌运作进行整体协调平衡,就有可能在确保企业生存和效益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利用资源,促进当地酒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随着中国酒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具有地域特色的酒文化建设已刻不容缓,就像提到法国葡萄酒人们立刻联想到波尔多一样,区域产业集群模式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力绝非单一企业的品牌效应可比。

  反观中国酿酒行业,不乏历史悠久的百年品牌,不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但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都不明显的形势下,个性鲜明虽不失为一大优势,但群体形象的缺失已成为国产酒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

     产业集群效应在打造区域整体品牌形象方面的优势无疑有助于推动中国酒类品牌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将当地产品的品质风格特点、酿造生态环境、文化人文风貌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区域品牌诉求,并围绕区域整体品牌进行文化产业化建设,打造与酒有关的主题旅游与大型文化活动,然后由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广大企业进行协调统一的宣传推广,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酒都”、“酒城”、“酒镇”,从而使企业品牌文化与中国传统酒文化,乃至民族传统文化找到更多结合点,令酒类企业在开启国际市场的大门时,手中握有一张更具分量的“名片”。

     当然,从中国酿酒行业的发展来看,对产业集群化的需求还有诸多方面,比如生产工艺标准的统一管理、市场流通秩序的规范管理、二线品牌地位提升、做大产业规模、繁荣地方经济的推动。

  在秦皇岛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呼之欲出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川贵正联手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宿迁”,正在“苏酒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这一个个产业集群从中国的酒业版图上崛起,中国酿酒行业正孕育着新一轮繁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