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

经济日报 2011-11-01 09:00 葡萄酒
前些天,记者从山东烟台西行近4000公里,到达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52团,考察张裕 葡萄酒 建在新

 前些天,记者从山东烟台西行近4000公里,到达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52团,考察张裕葡萄酒建在新疆的有机葡萄种植基地。

  近年,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葡萄酒进入寻常百姓家,消费量逐年攀升,中国葡萄酒市场以每年20%的速度迅速增长,而同期国际市场增速却仅为1%至2%。如此态势,自然吸引了各国葡萄酒企业的目光,众多生产企业纷纷拉开架式,通过各种渠道抢滩中国市场。业界有种说法:全球葡萄酒大品牌不是已经到了中国,就是在来中国的路上。对此,国内知名企业当然要更加自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原料供应成为头等大事。谁占有了优质葡萄基地,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世界上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位于北纬37度至43度之间。在我国,处于这个纬度带的东部产区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供企业扩大原料基地,于是,到西部发展就成为葡萄酒企业的必然选择。2005年起,以张裕为代表的国内葡萄酒知名企业,出于深谋远虑,率先吹响了“西进”的号角,把目光聚焦在拥有广袤土地、独特气候、悠久葡萄种植历史的新疆、宁夏、陕西等地,大规模建立优质酿酒葡萄生产基地。现在,张裕已在烟台、新疆、宁夏、陕西、辽宁、北京6个优质酿酒葡萄产区建立了25万亩葡萄基地,独占我国酿酒葡萄种植的四分之一面积,成为我国葡萄酒行业拥有葡萄原料基地最多、分布最广的企业。

  记者到石河子时,正是葡萄收获季节。刚到就听说了一个“张八万”的故事。兵团农八师152团10连职工张成利有多年葡萄种植经验,2009年基地建成,张成利当年收入就达到8万多元,在连队爆了个冷门,被职工羡慕地称作张八万。那天记者在地里采访他时,他正头顶着刺眼的阳光采摘葡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穿行在葡萄丛中,张成利还不忘哼唱着这首脍炙人口的新疆民歌,嘴角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谈到张裕的进驻对当地葡萄种植带来的变化,152团团长王东旭感受最深的是观念的更新。过去,当地种葡萄是以产量论英雄,如今,张裕葡萄基地采取“市场保护价,以糖计价、优质优价”的收购政策,引导种植户种出高糖度的好葡萄,也为他们带来了高收益。比如,含糖量25度的比20度的收购价能翻番。张成利指着自己去年种的20亩有机葡萄告诉记者:“这片地一点化肥都没用过,所有的草都是人工拔的。防虫治病用的是石硫合剂,浇水引的是天山雪水。咱这葡萄吃的是石硫合剂的中草药‘健体’,喝的是来自天山的矿泉水‘润喉’,每天晒十多个小时的太阳‘补钙’,你说这样种出的葡萄能不好吗?有优质优价的好政策,就这一片地我的年收入肯定能超过10万元了。”

  好葡萄才能出好酒,这正是张裕所追求的。“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葡萄酒的品质,七分在原料,三分在工艺。建设一流的葡萄生产基地,是成为世界一流葡萄酒企业的基础。”张裕公司总工程师李记明博士这番话,道出张裕布局西部的良苦用心。

  不少人对于葡萄酒文化言必称法国,就连一些生产厂家也以“按照法国生产工艺”而自居,对于中国优质的葡萄原料能否酿出世界顶级葡萄酒存疑。其实,据考证,我国生产葡萄酒的历史要远远早于法国,当浪漫的法国人初尝他们的第一口葡萄酒时,我们已经在自己的土地上喝了整整700年。李记明博士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国外是不会把好原酒卖给你的,进口的一般是中低档次的葡萄酒。我认为好酒是买不来的,好酒是‘种’出来的。我们不缺优质产区、不缺优良品种,缺的是规范科学的管理。拾遗补缺后,我们能产出与世界著名产区相媲美的葡萄酒,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李记明的“底气”源自张裕的技术支撑。张裕公司的技术中心是行业内首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他们为达到定向控制葡萄酒质量和风味的效果,还建立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的葡萄酒质量指纹图谱。

  如今,张裕葡萄酒频繁用于外交场合,日渐成为国家形象的一张“名片”。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曾充满自豪地对记者说:“过去,我们去欧美考察,总能从他们那里长很多见识。近几年,人们发现,中国葡萄酒已经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对手。来我们企业参观的国外同行,也常为我们的酿造工艺和设备而叹服。”目前,张裕葡萄酒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张裕解百纳远销欧洲28个国家,首次进入了3000多家欧洲超市、欧洲邮购销售系统、欧洲葡萄酒专卖店、欧洲五星级饭店等,成为首个能够打入欧洲成熟主流市场的中国葡萄酒品牌。在《福布斯》2010年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张裕跻身中国品牌50强,排名第23位,是惟一上榜的中国葡萄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