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酒业资讯 > 其他酒 >

其他酒

白兰地的发展现状及潜力指数

酒立方 2010-06-12 14:36 其他酒
白兰地属世界四大蒸馏名酒之一,是以法国白兰地品质为代表的,在我国被普遍认为是洋酒。 然史料记载,我国

白兰地

  白兰地属世界四大蒸馏名酒之一,是以法国白兰地品质为代表的,在我国被普遍认为是“洋酒”。

    然史料记载,我国1000多年前就有原白兰地的制作方法,1915年巴拿马万国赛会上张裕白兰地荣获金奖,开始了中国白兰地规模化生产。   

    现我国白兰地年产量在2万吨左右,一个从零至今2万吨的产量,从依靠外国酒师到今天国内酿酒技术的发展,白兰地比起其它三大世界蒸馏名酒来讲,在中国已经赋予了新的涵义。

    从原料品种上,我国现不仅有世界公认的白兰地酿造优良品种——白玉霓,还有根据我国实际地况、气候、环境而研究的葡萄品种,如:烟台地区的白羽、佳里酿等;北京地区的基米亚特、米斯凯特等。发酵蒸馏工艺上有正宗的法国优质白兰地工艺——皮渣分离纯汁发酵、壶式蒸馏;也有中低档白兰地工艺——带皮发酵、塔式蒸馏。贮存工艺上有引进法国著名的利本赞橡木桶,也有我国同法国橡木成分十分接近的辽东橡木桶。在标准方面,从无本酒种标准到1989年第一个白兰地标准的颁布,特别是1997年新版白兰地标准与国际白兰地标准的接轨。所有这些已足以看出白兰地在我国有着长足的发展。   

    我国是蒸馏酒消费大国,年均消费白酒在400多万吨,约有3亿人喝白酒。上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节粮降耗”、“控制总量,结构调整”的白酒生产准则,大力提倡发展液态化白酒生产技术,提高白酒税率,同时提倡发展水果酒。白兰地恰是这样一种符合产业政策的水果蒸馏酒——葡萄蒸馏酒。但白兰地产品在我国发展仍很缓慢,其原因普通消费者对白兰地口感不习惯:1、白酒是我国大众消费酒,其饮用历史悠久,消费者对白酒口感及认知度上比白兰地高,白兰地酒的2万吨产量相比于2002年白酒560万吨的产量,发展速度是否过缓?白兰地发展应突破现存的不良循环:产品结构低,抑制了技术的发展,导致行业产业壮大缓慢;反过来,行业规模达不到一定程度,则行业强制性监管力度弱,容易导致企业自我约束力不强,自我提升、技术发展不及时,产品发展也较慢。白兰地要发展,要在蒸馏酒消费中占据一席地位,思路应有所转变。

    整体品牌的建立。品牌不仅是商标这种有形的,它还包含了许多对品牌的感觉、与品牌的相对定位,以及对品牌的忠诚度等各方无形的。整体品牌的建立,就是各方正确地引导市场,使消费者对白兰地酒产生一种酒种品牌意识,理解其文化,逐步培育他们对白兰地品牌的忠诚度,一旦形成了这种忠诚度,将使企业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在这一点上,葡萄酒行业共同打造的“干酒热”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对消费者来讲,首先是认同了“干酒”这个酒品牌,然后更理智地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
 
    相比之下,白兰地的整体品牌较弱,市场上流通的基本是VO以下的中低或低档产品,甚至还有一些包装精美而品质远远达不到所标示的等级的产品,这些产品给消费者的是偏颇的信息,认为白兰地就是这种低档化产品。一个整体酒品牌要做大做好,需若干厂家共同努力,给市场以正确的产品品质信息,建立整体酒品牌,使白兰地发展后劲同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