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本土食品产业闯出大市场
从“路边店”到“领头羊”,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六年时间,“龙大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以专卖店和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的方式推广“龙大哥”品牌,力争打造产值过亿的全省辣子鸡龙头企业;
……
在经历了保守与开放、困惑与突破的博弈后,沉寂多年的贵阳食品产业,开始摆脱“小打小闹”、以本地消费为主的局面,在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助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逐渐成为了贵阳新的经济增长极。
开放:小商品闯出大市场
正如提到重庆,人们就会想到重庆火锅;提到青岛,人们就会想到青岛啤酒一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提起贵阳的食品产业,唯一让市民耳熟能详的本土名牌,就只有“老干妈”。
其实,贵阳久负盛名的风味食品数不胜数,但长期以来,辣子鸡、马铃薯等特色食品,却在经营者保守的观念、作坊式生产规模的限制下,其产业化和规模化开发一直步履维艰。“食品产业具有推动力强、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低的特点,是丰富人民生活、吸纳就业、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民生产业。”贵阳市副市长,翟彦如是表达市决策层的共识:“贵阳要按照大调整、大开放、大实干的要求,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贵阳特色食品产业。”
目标既定,工作思路也随之清晰明了。贵阳市各级各相关部门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帮助各食品加工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深挖“贵阳造”食品潜力,以形成独有的品牌优势,使贵阳食品产业开始自信地叩响市场大门。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数次洽谈协商,我们终于让‘黔五福’系列产品成功闯进了全国144家‘家乐福’超市。”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怀平介绍说:“今年,公司总产值预计将突破一个亿,销售总额将达8000万元。”从2001年的改制完成到全面进军全国大型超市卖场,“黔五福”的品牌缔造之路,完美诠释出企业由“产品闯市场”到“品牌创市场”的精彩跨越。更值得骄傲的是,进入“家乐福”的“黔五福”系列产品,凭借卓越的品质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随之,上海大润发超市、上海易初莲花大卖场等纷纷伸出“橄榄枝”。目前,“黔五福”更响亮的提出了“在未来五年,实现肉类食品行业贵州第一,西南第五,进入全国五十强的发展目标。”
贵州龙膳香坊、“龙大哥”辣子鸡、山花、好一多……随着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食品企业不断涌现。全市120多个企业通过HACCP、QS等产品质量系列认证,20多家企业获得市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如今的贵阳食品产业,已然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渐强,从保守经营到开放转型的漂亮“变身”,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百花争艳”的嬗变。
困惑:本土食品亟待“突围”
其实,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贵阳市特色食品产业在贵阳市各产业中的优势开始慢慢显现,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雏形已基本形成,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以油辣椒系列制品为主,以农副食品、饮料、腌腊食品、地域特产食品等为补充的特色产品体系。
然而,贵阳食品产业却存在产业规模较小、品牌含金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统计显示,我市约有1000家食品生产企业,其中70%采用作坊式生产,产值徘徊在几十万元左右,规模以上特色食品企业仅有47家。“尽管资源、品质优势明显,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贵阳食品工业的规模还是不大。”作为贵阳市特色食品产业招商工作组组长,南明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谭筑深有感触:“最近十余次的外出招商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贵阳食品工业与其他兄弟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只有奋力追赶,打造出更多的本土品牌,才能让贵阳食品产业发挥最大优势。”
凯里酸汤鱼、息烽阳郎鸡、花江狗肉、丝娃娃、豆腐果……说起贵州、贵阳地道的美味食品,真是不胜枚举。让人遗憾的是,它们尽管在贵阳、乃至贵州各地州市叫好又叫座,却在更大、更广范围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势单力薄。
“在北京,根本吃不到正宗的酸汤鱼、阳郎鸡,在超市、商场中也找不到有成品出售。”已经离开家乡7年的贵阳小伙张翼,最念念不舍的就是这些活色生香的风味小吃。每逢节假日回到贵阳,他都要逐个“解馋”。“不仅是我们这些在外地的贵阳人,很多外地人也都是贵阳小吃的忠实‘粉丝’。可是,这些美食都被‘禁锢’在贵州的大山深处。”对此,张翼颇为遗憾:“其实,这些美食都已名声在外,只要能保证质量,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促进特色食品上档次、规范化,一定能够很快打开全国乃至海外市场,创出新兴的贵阳名牌。”
无法摆脱松散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挖掘文化底蕴的力度小,缺乏经济实力……种种因素的制约,束缚着贵阳食品企业的发展。“既然没有一家企业形成产品规模生产,自然更谈不上在打造品牌和开拓市场了。”某知名食品企业负责人指出:“尚在困惑中徘徊的本土食品企业,急需苦练内功,走出大山,突围而出,将这些美味食品做成全国性品牌。”
呼唤:贵阳需要更多“名牌”
采访中,无论专家学者、还是企业家都道出了一个相同的观点——名牌的带动效应毋庸置疑,贵阳市的食品工业要想做强做大,就需要更多属于贵阳本土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