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装备工程技术研究方向和重点
(1)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左右,水产饲料的生产、消费也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水产品养殖总产量已达到3500多万吨,但水产饲料的覆盖率只有30%-40%。随着我国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产品的增长主要依靠养殖业,给水产饲料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市场。
(2)受人口增长和粮食增产潜力的双重制约,饲料原料紧缺,尤以蛋白质原料紧缺最为突出。水产饲料的蛋白源主要来自鱼粉,而我国每年自产鱼粉约20万吨且质量较差,年年都要大量进口,我国已成为世界鱼粉最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受全球渔业自然资源衰退的影响,世界鱼粉产量逐年下降。而日益增长的水产养殖业抬高了鱼粉的价格,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不利影响。大力开发我国丰富的植物蛋白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发展菌体蛋白、酵母蛋白、多肽蛋白是解决我国蛋白饲料紧缺的重要途径。
(3)水产饲料的需求更加着重营养、环保、安全、可靠。其发展将由偏重产量增长向产量、质量、规模化并重的方向转变。目前我国的水产饲料加工厂有上千家规模小,品种少,质次价高。尤其是幼鱼开口饲料、不同品种在不同生长期的精准饲料、绿色环保高性能饲料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日本、挪威、美国养殖的鲑、鳟、鲆鲽鱼和鲤鱼饲料系数已达1.0-1.3的水平,其它鱼类及甲壳类的饲料系数在1.5-1.8之间。而我国除部分品种的饲料系数可达到1.3-2.0的水平,多数品种的饲料系数在2.1-4.0之间,甚至还在直接投喂饲料转化低高污染大的小杂鱼。
上述问题看似养殖问题,但实际与装备的技术跟不上养殖新一轮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下一阶段水产饲料装备应该在生物饲料加工、精准饲料加工、微小颗粒加工、机械挤压变性等技术开展多学科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
今后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
(1)饲料资源开发与再生技术:充分利用我国面广量大的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开发新型饲料资源。针对农产品副产物的分布、可利用资源总量、原料组成、物料理化特性与结构、营养成份、变化趋势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类,首选目前副产物排放量大、营养价值较高、处理难度大的几类典型副产物作为对象,进行饲料加工工艺学的研究,对物料加工特性、理化指标、营养成分、经济效益等作出评价,筛选适用备选开发的饲料资源类型。针对大量农产品副产物含水率高的特性,重点研究不同物料的高效机械脱水技术、低能耗高水分、高黏度的干燥技术、装备集成和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
(2)生物饲料加工技术:应用现代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加快非粮食蛋白饲料开发。针对目前国内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单一、含抗营养因子,消化吸收率低,动物蛋白将长紧缺的情况,应用生物技术对现有植物饲料如豆粕、棉籽饼、菜籽饼等进行人为的改性脱毒转变为高效、安全、绿色饲料,利用食品加工排放的高有机废水,制取菌体蛋白。装备技术要重点研究和突破:菌种培养、扩种及浓缩的液体发酵技术、,菌体蛋白规模化制取的分离和干燥技术,菌种复配技术、固体发酵技术、生物饲料规模化制备工艺和生产技术。
(3)水产饲料新型加工装备技术:、大力开展精准水产饲料加工,提高饲料利用率。突破苗种饲料加工技术,降低养殖成本。针对水产饲料高能量低蛋白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饲料高油脂添加和成型技术、苗种急需的微囊、微颗粒饲料加工技术,高效低能耗微粉碎技术、饲料水中的稳定技术、大产量膨化饲料加工技术、机械高温、高压变性技术、饲料信息化技术。
回顾过去,我们为从事水产饲料技术研究的前辈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钦佩和自豪!展望未来,我国渔业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水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技术的更新和渔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又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种植业-饲料业-养殖业“的产业链条中,饲料业是中间一环,是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蛋白质转化的重要途径。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开拓,勇于创新,为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