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等级分制
在北京某银行工作的张女士,近两年接触葡萄酒的机会越来越多,逐渐对葡萄酒产生了兴趣。然而,面对众多国产葡萄酒她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品牌代表质量?还是产区代表质量?或者年份代表质量?是五星级级别高?还是大师级级别高?诸多疑问,让她选择了进口葡萄酒。因为,选择的进口酒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地区的,何种级别的,她通过参加品酒会了解和上网搜索相关国家的葡萄酒质量分级法规,心中就大概有数了。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必然符合某种约定或标准才能进行交易。符合社会公认水平或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品,方可称为合格品,可以到市场上进行交易流通。
合格的产品,也有质优、质良之分,要更明确地表示产品的质量,就需要对合格品进行质量分级。通常,我们把合格品分为优等品、一级品、二级品等级别。由于消费者的使用目的和消费需求往往不同,因此,人们并不一定总是需要优等品,对合格产品进行质量分级,有利于生产者合理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消费者购买适宜的产品。
作为人们日常饮用的酒精饮品,葡萄酒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中国的葡萄酒产业更是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中国已经有一批优秀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葡萄种植基地,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然而,就葡萄酒这种商品而言,中国尚缺失对其的质量分级制度。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分级制度,大多是企业自行建立,不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
从1935年法国颁布《葡萄酒和白兰地的产地命名》以来,世界其他葡萄酒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其实质内容均是为了保证葡萄酒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进而保护本国的利益。这些法律法规,后被统称为《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制》。
旧世界大多通过长期种植培育葡萄,酿造葡萄酒,自然形成某些区域,在这些区域内种植的葡萄有典型的地方特性。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一定的程序,直至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葡萄酒的质量分级制度。法规的内容包括不同区域内的葡萄品种、土壤条件、葡萄产量、修剪方式、施肥灌溉以及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储存网方式和瓶型商标等。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官方进行的葡萄酒质量分级只有合格与不合格,在合格的葡萄酒里没有进一步的等级划分。这就为消费者选择葡萄酒产品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产品的名目繁多,价格差距又很大,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同时,也给葡萄酒生产企业留下了可以炒作的空档,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质量分级。常见的有产区分级、年份分级、酒庄分级、树龄分级、综合分级等。
西部企业在采用产区分级时,往往用的还是大产区的概念,如贺兰山东麓产区、武威产区。东部的企业已经将产区分级具体化、细化到南王山谷、A区、B区、S区这样的小产区。
至于采用年份划分,1992,1995,1998,十分明了。在新国标执行前,年份酒大行其道。虽然现在新国标中对年份酒进行了规范,但是,依然不妨碍年份分级作为企业钟爱的产品质量分级规则。
酒庄酒在表明葡萄出处的同时,也作了葡萄酒质量等级的代言,市场上酒庄酒等同于优质高档酒。然而,在中国,从长城、张裕到小酒厂,有酒庄实体或者没有酒庄实体,几乎个个生产酒庄酒。
以张裕为代表的葡萄酒企业采用所谓的“综合评定方法”。这种评定方法包括了原料质量、工艺条件、陈酿设备等因素,张裕将其产品等级划分为四级:大师级、珍藏级、特选级、优选级。
树龄分级则是以树龄作为划分依据,通常用树龄命名酒品,如30年老树葡萄酒。
无可否认,产区、年份、酒庄、树龄等条件,跟葡萄酒的质量都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然而,都不是构成优质葡萄酒的惟一条件。并不是这个年份好,葡萄的质量也就好,还要看树龄是否达到最佳生长年龄,还要看产区,以及酿造工艺等。
采用单一的质量划分标准,更像是概念的炒作,对于提高中国葡萄酒的质量,帮助消费者选购葡萄酒产品,并无太多益处。
至于一些企业使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其先进之处,对葡萄酒质量分级制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自行制定标准并实施的做法,也只能适用于本企业,不具备普遍性,依然无法摆脱概念炒作的嫌疑。
作者:菅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