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茅台从小作坊变成大工厂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
就在之前头一天晚上,新中国举行建国盛宴。据资料记载,宴会主酒是茅台,主菜是淮扬菜。
正是从这一刻开始,茅台酒扮演起了“国酒”、“政治酒”、“外交酒”的重要角色。而生产茅台酒的小作坊也渐渐走向大工厂。
尽管拥有巴拿马博览会带来的特殊荣誉,建国前的茅台酒仍处于作坊时代:种种复杂的酿制技术,全靠酒师们口口相传,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却道不出所以然来。
酒灶5个、酒窖41个,这是茅台镇三家主要酿酒作坊的全部家当。没有试验室,没有机械设备,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一年手工劳作,出产不过六、七十吨的茅台酒。
直到新中国成立,一切才有了转机。
1951年11月,在三家作坊的基础上,人民政府购买成义烧房,组建国营企业,并投资帮助茅台酒厂恢复生产。1952年,仁怀县财经委员会将没收的“荣和烧房”划拨给茅台酒厂。次年,贵州省财经委通知,茅台酒厂划为省级企业,正式更名为“贵州茅台酒厂”。
公私合营后,从中央到地方,中国政府对茅台酒的生产一直高度重视。1953-1958年,国家先后投资149.7万元,扩充厂房、改善设备——竹筒接水、桐油灯照明等原始方式逐渐绝迹。制酒、制曲、化验室等工业设施也逐渐成型。
国家轻工业部还派员到茅台酒厂,协助总结茅台酒生产工艺。
酒师出生的茅台酒厂副厂长李兴发,把自己的家变成了试验室,经无数次尝试,终于发现了可以稳定茅台酒香气和品质的配方。
1964年,这家传统企业,第一次来了两位发酵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其中一位,便是现任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
茅台从作坊向现代工业的转型,艰难而果决。她的演进,正是中国现代工业史上的一个缩影。
从国营贵州茅台酒厂成立的那天起,茅台酒正式进入国际市场,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创汇产品。一吨外销茅台酒可换回四十吨钢材,她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新中国的政治家眼中,茅台的重要地位更是独一无二。
贵州省前省委书记、省长周林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毛泽东主席在成都与他的一段对话。毛泽东问,“茅台酒现在情况如何?用的是什么水?”“生产还好,用的是赤水河的水。”毛笑道,“你搞他一万吨,要保证质量。”
1954年,德高望重的朱德曾专门电话贵州省,就茅台酒的生产提出建议:“不要片面强调增产节约……一定要按传统工艺,一定要保证茅台酒的质量,不能损害茅台酒的声誉。”
在茅台酒厂快速发展的同时,茅台酒在新中国的政治、外交工作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1949年12月6日,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步:毛泽东前往苏联商谈两国协议和条约。在带给斯大林的礼物中,除了浙江的龙井茶、湖南的湘绣被面,还有茅台酒。
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把茅台作为礼品赠送给了许许多多的外国领导人。
1954年,周恩来带队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参加国际性会议。会议期间,周不失时机利用茅台酒展开外交攻势,招待各国友好人士。事后,周恩来感慨,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胜利,“两台”立下汗马功劳。“两台”,一指“贵州茅台”,一指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尼克松访华,茅台酒再次亮相,以至于这位卸任元首在回忆录中不断提及。
在后来的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及近年两岸会谈等共和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的重大时刻,国酒茅台一如既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