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揭出真相的时候了
谎言1
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人们总是担心空腹运动危险,因为空腹运动时,体内储存的糖原大量消耗,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不适宜减肥。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研究发现,健康人群饭前一两个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定量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减肥效果明显。
谎言2
鱼油对健康有益
20多年来,许多医生都要求患者多吃鱼,服用鱼油。医学家称,鱼油胶囊中同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这些维生素能预防或治疗关节炎、皮肤病和脱发。
但据一项最新的大型研究显示,医生的这种建议是错误的。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至少参考了89项有关欧米加3脂肪酸的数据(曾经有人认为鱼油中的这种主要成分可以预防心脏病等疾病),但科学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欧米加3脂肪酸对健康有益。该研究还考查了3000多名男性的健康资料,结果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资料显示,经常服用鱼油的人,因心脏病导致死亡的概率反而比不服用的人更高。科学家称,这项最新研究如果进一步深入下去,将使鱼油产品雄踞补品排行榜前列的地位被推翻。
谎言3
吃动物油易发胖,吃植物油苗条
其实,无论动物油、植物油,人体吸收后每克均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没有多大差别。以百克计,猪油、牛油、羊油、素油的吸收率分别为94%、89%、90%和 98%,在体内分别产热约840、800、820和880千卡。由于植物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发胖。
亚油酸是制造前列腺素的原料,而前列腺素可抑制脂肪的分解。缺乏亚油酸,体内就制造不了前列腺素,脂肪即会分解而使动物变瘦。人体脂肪的变化也是这样。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5克亚油酸,动物油中亚油酸含量很少,每10克猪、牛、羊油中分别只有0.8、0.4、0.2克,远远满足不了人体的需要。而10克花生、芝麻、豆油中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4、4、5克。所以,吃动物油易发胖并无科学根据,吃植物油也不要超过每日25克的限量。
谎言4
维C治感冒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维生素C成了人们用来防治感冒的一种常用品,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现代补品”,尤其是在冬季,很多人都会补充这种东西。人们深信,维生素C是“感冒克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莱纳斯·鲍林是宣扬“维生素C治感冒”的先驱,他的观点曾经流行一时。
但是澳大利亚和芬兰研究人员的55项最新研究表明,这种说法并无科学根据。即使每天服用2克维生素C,对于治疗感冒仍然没有什么效果。补充少量的维生素C,可能会缩短患感冒的时间,但这方面的作用小到几乎难以察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研究发现,正在服用某些药物治病的人,比如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病人,如果同时服用维生素C,会影响治疗效果。
谎言5
按摩脊椎治背痛
脊椎推拿医生如今是欧洲最受欢迎的医生之一,从背痛患者到哮喘病患者,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会选择脊椎推拿疗法。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按摩医师的执照在英国可以合法登记,到目前为止,英国按摩医生的数量已经增至1.6万人。他们提供的治疗服务,每个疗程按摩12次,收费高达350英镑。
但科学家对脊椎推拿的最新研究却发现,这种疗法其实没有什么明显效果,做些简单的运动,或者服用两片阿司匹林所产生的效果,与进行一个疗程的推拿治疗的效果相当。
谎言6
割扁桃体防发炎
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切除扁桃体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人们认为,切除喉咙后面的这个腺体可以治疗复发性的喉咙痛和耳朵感染。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种疗法的科学性。外科医生有时还会使用环扣——在孩子的耳鼓里插入一个环状的东西,想用它排出的分泌物来治疗咽鼓管堵塞。然而,这种疗法目前也没有找到科学依据。
谎言7
高纤维食品防肠癌
很多“专家”一直提倡人们食用高纤维食品,理由是这种食品可以预防肠癌。他们的主要证据是,非洲人患肠癌的人数量很少,而非洲人的日常饮食以富含纤维的蔬菜和谷物为主。
但是直到今天,各国权威医学机构中的科学家,仍然没有找到高纤维食品可预防肠癌的确切证据。研究人员认为,高纤维食品对身体的益处其实是十分有限的。
谎言8
减肥就是减少能量摄入,多运动
很多人片面地认为,减肥就要少吃东西,多运动。结果减肥的目的没有达到,身体各项机能却在下降,机体营养状况不良,出现亚健康状况,以至于前功尽弃。 正确的做法是:减少能量摄入,尤其要减少脂肪的摄入,但脂肪摄入也不能低于总热量的20%。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营养均衡,即在保证人体每天必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能量低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例如牛奶、酸奶、鱼、海产品、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粗粮等。另外,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应从原有热量摄入中每日减少400~500千卡,这样可以使体重逐渐下降,还不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谎言9
“虫斑”是肚子里有蛔虫
有些孩子的脸上可见到一至几片色素减退性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初为淡红色,后为白色,边缘清楚,有少量鳞屑,并伴有轻度瘙痒感。不少家长将其称为“虫斑”,认为这是孩子肚中有蛔虫的证据,为此给孩子服用驱虫药。
其实,这是一种以浅表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皮肤病,叫做“单纯糠疹”,它是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的表现,与蛔虫感染无关。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A、D等。
谎言10
镇静剂治焦虑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医生会给过度紧张的病人开一些镇静药片,如安定之类的药。这类药品很快就成了“神奇药物”,家庭医生们第一次找到了对付压力的“良药”。
但最新的研究证实,这类药容易上瘾,无数患者,尤其是女病人,在服用一段时间后都产生了药物依赖,离不开镇静剂了。同以上的几条“健康医学谎言”相比,这是惟一被人们彻底“封杀”的疗法。如今,医生们一般不会像过去一样随便给患者开出此类药物了。
谎言11
孩子不必镶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掉了不必镶牙,因为不久就会有新生的恒牙来代替。
但口腔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告诉我们,孩子在3-6岁间,乳牙因外伤或龋病而脱落后,应及时给孩子戴上一副活动假牙。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是假牙可以代替真牙发挥咀嚼作用,不仅有利于消化,而且能在咀嚼中刺激牙槽骨发育;其次,假牙不会使缺牙处两边的邻牙歪斜、移位,以后恒牙萌出也不会错位,因而能减少或防止出现牙列不齐的现象。但是,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7岁龄儿童掉了门牙可以不镶,因为这个年龄正是门牙要萌出的时间。
谎言12
青春痘是年轻人的专利
其实并非如此。首先,痘痘如今已经不再是年轻肌肤的专利,因为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等造成的内分泌失调,会使成熟肌肤同样长痘痘,我们称之为“熟痘龄肌肤”。另外,除了青春痘的因素以外,皮肤松弛老化也是引起毛细孔粗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液循环逐渐不顺畅,皮肤的皮下组织脂肪层也因而容易松弛、缺乏弹性,如果再没有给予适当的保养与护理,会加速老化,毛细孔自然也越加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