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典型”——“膨大”西瓜
江苏省许多西瓜未成熟就竞相炸裂的报道,使西瓜膨大剂这一植物激素迅速进入大家的视野。 植物激素分为两种
江苏省许多西瓜未成熟就竞相炸裂的报道,使西瓜“膨大剂”这一植物激素迅速进入大家的视野。
植物激素分为两种:一种是植物体内本身就含有的激素,一种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延缓生长和促进生长两个作用。
果实由小变大,是由于植物本身能产生一种激素——细胞分裂素,它可促使植物细胞不断分裂并开花结果。为了使果实变得更大、更好看,人们根据细胞分裂素的原理,人工合成了激素——细胞膨大剂。“膨大剂”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
农业部网站近日发布专家访谈说,“膨大剂”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将其列为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的豁免物质清单。我国将“膨大剂”纳入农药管理范围,目前有60个产品取得登记资格,被广泛应用于柿子、甜瓜、苦瓜、葡萄、番茄、西瓜、苹果、梨、猕猴桃等。
根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膨大剂”的主要成分氯吡脲为低毒,制剂为微毒。在通常条件下,氯吡脲降解较快,喷施到植物上24小时后就有60%发生降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对西瓜的代谢动态研究表明,氯吡脲在西瓜中代谢较快,半衰期为1.2~1.67天。使用规定剂量氯吡脲水溶液于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1天内均匀喷洒瓜胎1次,施药后40天西瓜收获时,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脲残留。
动物实验表明,用放射性标记的氯吡脲饲养老鼠,吸收率达100%,65%~85%存在于尿、体内组织和呼出气中,20%由胆汁分泌;氯吡脲被老鼠吸收后很快从体内排出,不存在蓄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