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限于“批评”层面的调控恐难以奏效
人们注意到,尽管近日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一周内两次召开酒行业会议,并采取座谈、约谈、通报等监督形式
人们注意到,尽管近日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一周内两次召开酒行业会议,并采取座谈、约谈、通报等监督形式,强调维护价格稳定。但公众没有从中看到富有刚性、便于操作、违规问责的具体监管措施,这种仅限于“批评”层面的调控恐难以奏效。就发改委价格司领导近日对白酒行业“不妥当”的定价行为提出的“五点要求”来说,前四条均属“提高认识”之类的“大道理”,即使相对具体的第五条用6个“不”要求白酒行业“上半年必须保持价格稳定”,也只是空泛的要求。这里,既没有“调价一定要和协会、政府沟通”的程序,也缺乏对“因成本上升而合理幅度涨价”的核实与监督,更缺乏对“人为制造短缺”、“搭车跟风涨价”、“串通涨价”等违规行为的问责手段。这种寄望于“行业自律”的温柔式监管,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是对行业潜规则的无奈和对社会民意的敷衍。
平抑物价、遏制通货膨胀是今年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最大的民生所在。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需要行政、法律、金融、市场等综合手段的齐抓共管,而物价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更是首当其冲。向酒类企业所讲的“大道理”,物价部门应当首先自己充分认识和率先践行。既要考虑企业利益,更要体现民众诉求;既要严于监管,更要敢于问责,切不可虚张声势、高举轻落。毕竟,趋利是商家的本能,指望企业主动让利于民,实乃异想天开。
物价连民心,价稳社会稳。人们期待着政府部门“批评”之后的措施跟进,真正兑现“上半年必须保持价格稳定”的调控承诺,让消费者从中感受民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