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企业动态 > 企业人物 >

企业人物

李福成:把青春都交给了燕京

华夏酒报 2008-11-11 10:33 企业人物
我把青春都交给了燕京。 对于自己过去的20多年,李福成平静地说到。从当年北京郊区一个小厂走到今天的全国龙头企业,李福成率领燕京啤酒一路拼过来,其间的点滴创业艰辛正是燕京啤酒为何用20多年走完别人百年路程的绝好阐释。 三顾茅庐请顾问 1980年燕京啤酒建厂时,年
“我把青春都交给了燕京。” 对于自己过去的20多年,李福成平静地说到。从当年北京郊区一个小厂走到今天的全国龙头企业,李福成率领燕京啤酒一路拼过来,其间的点滴创业艰辛正是燕京啤酒为何用20多年走完别人百年路程的绝好阐释。


三顾茅庐请顾问


     1980年燕京啤酒建厂时,年产量只有1万千升,面对企业没有核心主打产品,主管生产销售的李福成睡觉都不香。1987年,通过各种关系,李福成拜访了我国啤酒行业泰斗——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管敦仪老先生,欲请管老担任燕京技术顾问。


     请了两次都未果,“燕京规模小,建厂时间短,管老对我们根本没抱什么希望。”李福成说,可他还是不灰心,第三次又到管老家,直接表示:“您要不答应,我就在这儿不走了。”他还承诺:燕京为发酵所提供一切科研经费和实验基地,研究成果归发酵所。


     管老被李福成的诚心所打动,把实验室都搬到了燕京工厂,并带领6位国家级专家潜心研究十几年,全面推行国家12项重大科技成果,带领燕京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


     如今在各路啤酒巨头纷纷觊觎北京这个巨大市场时,当年管老带领研发的燕京11度清爽啤酒在北京主流市场始终占据85%以上的份额。


甘当三“七”干部


     “20多年来,燕京的管理层都是三‘七’干部。”李福成这样笑称自己的团队:每天早上7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每周工作7天。几十年如一日,除了出差,每天早上7点,李福成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每天的碰头会从不缺席。


     “我们这些人的青春全都奉献给了燕京。”早在1988年,面对上级领导的器重,李福成诚恳地向领导说明:“如果燕京的战略措施实现,明年就可以上交300万利润,可是您让我去当乡镇书记,我连小麦什么时候浇水施肥都不清楚,只怕连30万利润都保证不了。”


     一番肺腑之言打动了领导,李福成留在了燕京,并很快转正为厂长。那时的现状不像1988年以前,啤酒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当时,全国各地一下子涌现了800多家啤酒厂,市场疲软,啤酒也被称为“疲酒”,所有的酒都卖不动。 时刻把握市场脉搏的李福成提前预见,疲软只是暂时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啤酒市场前景。


串胡同率先走市场


     1989年3月,李福成当上厂长没多久,就亲自上阵,50多天就没在厂里待过,在北京城大街小巷里,李福成与果品公司、蔬菜公司、副食公司、个体批发商、胡同里的小卖店签合同,订协议。


     李福成说:“如果产品卖不动,职工工资发不了,企业倒闭了,我们厂长的脸皮又往哪儿放?”


     好不容易给有些零售店做通了工作,可人家一听说工厂在顺义,那么远的路,拉酒的费用谁出啊。李福成果断拍板:买车送酒上门,当时购买了19辆货车,随后又购置了2600辆人力三轮车,加入送货上门的大军。


  几千辆装着“燕啤”的三轮车在北京的大小胡同一转悠,多如蜘蛛网的北京胡同里的小卖店、小饭馆已经完全成为燕啤的销售大军。燕啤的年增量也从1万千升迅速蹿至5万千升。    作者:胡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