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涛:中国最早的风险投资家
A:
永宣大约从2004年前后开始到西部寻找投资机会。原因之一是我个人对资源类比较感兴趣;之二是较早预见到东部投资会非常拥挤,因为那里市场效率太高,即使好项目回报倍数也不高,坏项目更差。所以,我们选择早一步到西部去,那里是价值投资的乐土。金风科技(002202,股吧)这样的如果当时在东部市场会像拍卖一样,但我们投资时还没有多少人来抢。
当时很多投资人对西部存在误解,觉得没有像样的企业。有的即使顺便去一次,也不可能看到好企业。此外,他们对西部发展水平、公司上市成熟度判断不足,有些在西部投资的公司都是铩羽而归,比如搞生物柴油、种苹果的,都没有成功。
Q:与西部企业打交道需要什么技巧或方法论?
A:
大致的投资方法论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要更耐心地培育企业;注重行业分析,对行业战略转折点有判断;注重企业家的理念。我们投的项目很多都是看了两三年,和企业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建立起长期联系,这样需要资金时自然会来通知我们。
西部企业发展阶段比较早期,潜力比较大,比如在当地做超市几乎没有竞争者。只要选对人和行业,就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西部企业家也比较质朴、真诚,只要你表现得更质朴真诚,就能取得他们的信任。但理念上可能有些区别,刚开始沟通会曲折一点。比如,他们对向东部扩展缺乏足够信心,而我们来自东部,也投资了大量公司,在这方面更有经验。
Q:西部地域庞大,有限的人手如何去挖掘出最有价值的项目?
A:
当时每个地方最多有10个还可以的项目,当地哪些企业做得好一目了然,也不需要在当地派驻人。其次看行业潜力、公司的理念和团队。
Q: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到西部去投资,竞争会不会像在东部一样激烈起来?
A:
现在确实投机味道越来越大,有一些噪音。2010年永宣在新疆设立20多亿元规模的人民币基金新疆联创,是当地最大的投资机构,希望能借此在竞争中领先一步。现在驻疆团队有10人左右,都是当地人。以前我们最多是在石河子、昌吉这些靠近乌鲁木齐的地方做项目,现在已经驻扎到哈密、和田等地。
Q:资源行业的周期性比较强,投资时如何判断和控制风险?
A:
不分析就很害怕,稍微分析一下就不怕了。比如,铁矿石平均成本是900元,市场价格是1800元,而我们的成本是300元。最简单的计算是,平均成本跌到600元我们也赚一倍的钱。所以只要看准了西部大开发的项目我都敢投。
其实我们也都是半内行,看到差不多就可以,主要是要整合各方面资源、背景的人来帮我们做判断。永宣前年在江西投资了中国最大的银矿,找了不少采矿、选矿、勘探的专家,主要是通过投资把平台建立起来,把这些人聚集起来,再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激励机制。
江西这个银矿伴生铅锌,所以旁边有不错的收购目标,而且我们手上投资的几个小型的银矿也可以和它并在一起,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银矿企业。中国从宋朝就是白银最大的消费国,但至今都没有一家白银上市公司,我们希望这家公司能做到。
现在永宣在资源类投资上有点名气,很多企业都主动找来。我们能听得懂他们说的事,就好谈了,可能别人都很难听懂。现在永宣的资源基金团队有40个人,看项目能比过去更细致,比如我们可以请中国最大铜矿的矿长去看一个中小型的铜矿。
Q:这些年的投资经历中总结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A:
永宣属于比较稳健的投资者,每年投40至50个项目,但要看4000至5000个项目。我和弟弟冯波经常一起聊,感受比较深的是:第一,贵在坚持,不要虎头蛇尾。这个道理不需要去哈佛念MBA也能懂。凡是比较正确的想法,在中国坚持5到10年,肯定能做起来。第二,人品要好。做大、做成功一件事情,必须做一个好人,关心别人而不是关心自己。第三,要相信自己,最后你会发现,命运还是靠你自己掌握。
Q:投资泡沫现在经常被谈论,你认为真的有泡沫吗?
A:
现在项目和钱都越来越多,每年投资的数额也越来越大,市场的泡沫确实在变大。泡沫肯定会破,也许是三年五年之后。但整个行业发展是健康的,以后还会健康发展,就像人生了病,最近有点虚火,需要拔拔火罐。
永宣今年初也在讨论要不要投机。开始认为完全不投机不可能,只是想讨论下怎样投机,怎样把投机成本降到最小。但团队讨论的结果让我比较惊讶,因为结论是零投机。理由是,如果要投机,一两年前投机都可以,现在这么多钱,以更多资金来投机就有点傻。所以有个可以很快运作上市的项目,搭个人情让你投一点的,这种的我们就不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