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酒网CEO刘剑晓在酒水产业链中撕出一个有关技术的“口子”
客观来说,自从青青稞收购中酒网之后,中酒网作为一个曾经风云一时的电商平台似乎“低调”了许多,业内也鲜有较为独立的发声,随着酒类电商平台生态环境的急速变化和格局的愈发明显,中酒网低调的背后又在谋求怎样的布局?未来中酒网的产业立足点又在哪?让我们听听中酒网CEO刘剑晓怎么说!
从B2C到O2O,再到B2B
酒业互联网是从B2C开始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大家很快发现,B2C跟酒业的一些消费场景不太匹配,大家晚上要喝酒,或者要宴请,不可能在网站上下个单,然后再等上几天快递过来酒再吃喝,为什么没有做起来?根源在于无法精准地保障产品和服务。互联网O2O领域有两个杰出的案例:一个事餐饮外卖,另一个是交通出行,以“饿了么”为例,百度糯米员工至少有2万到3万名,而神州专车有3万多名员工,有3.6万多的司机以及车辆,这些公司体量都很“重”,很多人会问,它们还是互联网公司吗?为什么用这么重的模式,用这么笨的方法做O2O,原因在哪里?
在刘剑晓看来,它们用比传统公司还笨的方法做这个事情,最终是为了保障产品和服务,餐饮行业的产品怎么保障呢?通过互联网的用户点评体系,用户下单之前可以先看其他人的点评,厨师的饭菜今天好吃明天也基本会好吃,这会有一个延续性;而交通行业不行,因为你叫车的时候是就近分配车辆,也不可能先看到这个车辆的点评再叫这个车,所以神州专车就用了最笨的方法,全部采用自己的车辆,这个车辆是向神州租车租用的,这其实是一回事。
酒业要做O2O,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保障产品和服务?如果是加盟的终端,今天它卖的是真酒,明天卖的还是不是?这个大家很难说的好。还有就是服务,这个配送服务我们怎么去做到及时、标准比较好的服务?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再来看B2B,从业务感觉上仅仅是一种生意的转移,从大B到小B,从经销商、厂家到终端门店,我们更多的是把线下的这部分生意搬到线上来,但到目前为止,它并没有去真正地创造一个新的市场,或者把市场做得更大,因此产生了一些问题,线上的模式和线下经销商之间,很容易有一些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是一个疑问。
酒水通过B2B的平台更加快速、高效地从厂家和经销商推送到了终端这一块,到了终端以后怎么动销?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家关注的也许是比较小一点,像一个人吃撑了肚子,后面就不管了,线下非常多的经销商要搞消费者的促销,业务员拜访等,这些问题本身是很多目前B2B平台所没有顾及到的,或者相对来说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是考虑,围绕动销,围绕终端和消费者,在这个方面去做一些事情。
定位产业链的技术服务商
如何围绕终端和消费者做一些事情?这是中酒想要实现的,也是努力的方向,而且我们相信只要方向对了,路也不会太远。许多人觉得中酒没有过去那么“喧嚣”了,因为我们在沉下去做了一些事情:
首先是已在青海等地充分导入的“中酒云图”项目。这个项目是基于SaaS云平台系统开发的酒类一体化营销咨询服务,根据酒类生产(销售)企业的一般特点及各自痛点,在立足酒业的前提下,通过定制化的工具,帮助酒企和经销商优化营销管理流程、提高营销管理效率、降低营销管理成本。快消品行业可能有很多类似的系统。但是针对复杂的酒行业,暂时没有一个适用的系统,中酒云图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其次是中酒云码,这是一个为产品提供溯源防伪的二维码技术,目的是让企业通过鼓励用户扫码来进一步抓取消费者信息,实现后台的数据累计和大数据管理。
为什么要切入技术这个看上去见效很慢的领域?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酒水的渠道环节厂家的主导性太强!电商平台很难从厂家直接拿到核心的资源,往往需要借助二批,三批经销商,后者因为厂家的压力供货也没有基本的保证。在产品决定一切的基础上,即使是新兴的B2B依然前途堪忧,而且个人不是很看好开发品牌模式的持续性,要知道电商平台信息的迭代性对新品退出频次和产品创意都有很高的要求,背后是对财力和人力资源的重大考验。因此,与其大家一起在B2B和B2C领域争个你死我活,不如我们跳出来,干点大家不关注的领域,这就是中酒发力互联网技术领域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