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品日照茶牌:茶叶品牌应“缩编”
2011年 11月4日至6日,2011中国茶叶学会团体会员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茶产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在日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600多名茶业专家齐聚日照纵论茶业发展,为日照绿茶发展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会议期间还进行了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及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颁奖典礼,日照市15种茶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日照碧波茶业有限公司荣获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高水溶农药将退出茶园
在5日召开的专题报告会上,陈宗懋院士作了“茶产业发展中的质量安全问题”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院士指出,我国目前茶产业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有三个: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对于农药残留问题,他着重讲了水溶性农药与脂溶性农药。脂溶性农药不溶于水,在泡茶的过程中也不宜泡出,而水溶性农药则易溶于水,对饮茶者的安全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目前,“茶园替代农药计划”正在浙江、四川、重庆和湖南等四省市进行试验点。这项计划建议在两至三年内,水溶性高的农药必须完全退出茶叶生产。到时候,农药残留问题将得到极大的改观,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国推广,力求两至三年内基本解决药残留问题。陈宗懋院士建议,要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国际上公认的必要手段,农业标准的制定也应以风险评估为基础”。
冻害是北茶最大考验
自1966年“南茶北引”以来,日照绿茶就一直饱受冻害之苦。在专题报告会交流期间,中国茶叶学会专家组、山东农业厅领导及日照市农业局有关领导在日照会展中心会议室进行了“山东茶树冻害成因分析及防护技术研究”的课题鉴定会。
陈宗懋院士认为,北方茶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冬季冻害问题,日照绿茶几乎每两到三年就会遇到一次冻害,这直接导致大量茶树轻则减产重则死亡。“最重要的几点还是加强气温预报,让茶农茶企能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再就是在培土和品种上下工夫,在技术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减少冻害带来的损失。”陈宗懋院士说。
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晏说,这是他今年第四次来日照。今年春天北方茶园遭遇了严重的冻害,前几次来日照主要是考察茶园、交流经验,然后向省政府反映情况,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
茶叶品牌不宜过多
提到品牌建设,陈宗懋院士“茶叶品牌不宜过多”的观点给日照绿茶业“泼了一盆冷水”,却很有启发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品牌显得尤为重要,老百姓购买产品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品牌。一个地区的茶产业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的带动 ,龙头企业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陈宗懋院士表示,日照茶产业的发展,建立和发展品牌非常重要,但品牌的建设并不是越多越好。
对于山东下一步茶叶产业发展,王裕晏分析说,一方面现在各地正在制定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提倡山东茶发展主打“品牌战略”,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茶叶的加工、提高茶叶的品质,另一方面就是采取新的科技成果,发展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真正使山东茶叶走上新台阶。
“日照绿茶品牌不要搞太多 ,品牌太多就会相互过度竞争,自己打自己。像浙江一般一个县只有一个茶叶品牌,茶农、小企业和大企业都可以用。建立品牌的同时要保证茶叶质量,维护好品牌。”陈宗懋院士表示。
茶产业必须转型升级
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阮建云研究员说,中国茶业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产品种类、质量和经济效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但是我国茶叶生产依靠外延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改观。以1998-2008年10年为例,茶园面积增加了58%,总产量增加了86%,但是单位面积产量只增加了32%。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标准化程度低、分散经营为主 、销售网络和品牌建设滞后等因素制约着茶产业的发展。”阮建云表示,中国茶产业必须改变依靠外延规模扩张的发展旧路子,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也是只此会议的主题。”阮建云结合自己的研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标准茶园的建设。
中国茶叶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用文研究员在报告中说,我国茶产品的加工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对茶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茶叶加工,将进一步提升茶产品的质量。茶产品的创新将向更加优质化、个性化、方便化和功能化的方向发展。江用文研究员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茶产品的龙头企业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企业间重组兼并的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