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城百姓的菜篮子又加了两把“安全锁”
明年,沈城百姓的菜篮子又加了两把“安全锁”:蔬菜将获得“身份证”,通过查证就能追溯到蔬菜的产地,准确到哪个村、谁家的地头;猪肉多了“条形码”,按“码”索骥就能查找到屠宰及饲养的精确地址、信息。这样一来,农药超标、添加“瘦肉精”等致命隐患将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12月21日,沈阳市食安委发布2011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食品安全工作情况通报,介绍了一系列确保食品安全的新举措。
举措一 建30个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据了解,市农委已建成30个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落实了30个乡镇273个行政村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编码,组建了30个蔬菜生产合作社的产品质量检测服务站。大型批发市场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工作,按照蔬菜、水果、水产品抽检率85%、65%和30%的要求进行抽检。
解读 蔬菜获得电子“身份证”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财政拨款90余万元,用来购买检测设备,对检测人员、蔬菜生产加工基地负责人分别予以专业培训。目前,沈城市内盛发等五大蔬菜批发市场内设检测站,经检测合格后,安全蔬菜获得电脑编码的“身份证”,再向外批发、零售。农药残留超标蔬菜禁入市场。
举措二 新建2个集中检疫申报点
市畜牧兽医局已建成20个标准化畜产品安全示范畜禽生产基地,完成了10个涉农县区兽药残留检测室建设,由财政公开招标采购了检测设备,并进行了安装和培训宣传工作。在全市新建了2个集中检疫申报点,市食品公司(皇姑区明廉路8号)和三台子城北入口(黄河北大街149号)2个检疫点均已正式运行。
解读 严防“瘦肉精”入百姓口
当日下午,记者随相关人员赶到皇姑区明廉路8号集中检疫申报点。据分销检疫科临时负责人姜文丽介绍,该检疫申报点于今年4月起步,7月正式运行,对省内外肉制品进行检疫。目前,平均每天检疫600余头猪、35-40余头牛、150余只羊、1000余只鸡。她说,每一批次冷冻肉制品都要接受分检,一般在同一块胴体上采集3块2两重的瘦肉,再将抽检样品送交相关部门检测是否添加“瘦肉精”。同时,工作人员还需查证检疫标志、原始有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瘦肉精”检测报告、禽流感免疫证明。另外还要辨别肉制品是否腐烂变质。
举措三 11家屠宰场安装摄像头
市服务业委在建立健全猪、牛、羊、鸡定点屠宰制度的基础上,对全市畜禽定点屠宰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上半年,服务业委对生猪屠宰企业进行了重新审核。对不够条件的屠宰场,撤出检疫人员。下半年,对11家生猪屠宰企业安装摄像头,进行屠宰过程24小时全方位监控。同时,生猪从屠宰场运出后就附有“条形编码”。
解读 凭“编码”吃上“放心肉”
“‘猪菜追溯体系建设工程’已经启动。”市服务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屏幕就可以对屠宰场内五大环节严格把关:进场检疫、待宰、检疫屠宰细节、肉品出场、无害化处理。2012年,这项举措有望在其它屠宰场全面普及。
无论整只猪被分解成多少块,最终消费者在买到一块猪肉时,将会凭手中购物小票上的编码,对生猪的来源、屠宰程序等一目了然,吃到真正意义上的“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