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行情 > 水产类 >

水产类

鱼少,浙江瑞安出海成本越来越高

食品商务网 2010-11-01 16:19 水产类
长达3个半月的休渔期于9月16日结束,浙江瑞安市渔船纷纷远航开展捕捞作业,但几趟下来,渔民们愁多喜少。

长达3个半月的休渔期于9月16日结束,浙江瑞安市渔船纷纷远航开展捕捞作业,但几趟下来,渔民们愁多喜少。

    渔港码头的叹息: 出海都打不到鱼了

    前天,笔者来到东山渔港码头,这里风很大,吹得人站不稳脚。与预想的繁忙场景不同,几十艘渔船整齐地停靠在码头,显得分外安静。

    岸边,三五成群的工人正在修补渔网,偶尔传来一阵谈话声。“这几趟出海收成不好,没钱赚啊!这几天海上大风大浪的,他们都在家休息一个多星期了……”正在修编渔网的老伯告诉笔者。

    “别提了,出海都打不到鱼。”浙瑞渔02127的负责人张先生连连感叹。休渔期过后,本是渔民大丰收的时节,而今年出海的渔民十有八九抱怨“鱼都捕不到了”。

    带鱼是渔船的“主食”,往常,我市渔民捕捞的鱼类中,带鱼所占比例最大。而这几年带鱼的捕捞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更为严重;此外,鲳鱼、鳗鱼等鱼类的捕捞数量也明显下降。

    浙瑞渔01125姓林的渔民说,往年这个时期出海一趟,能捕捞将近2000箱带鱼(一箱约25公斤)。今年休渔期过后第一趟出海,每次收网却见不着几条带鱼,之后两三趟出海才陆陆续续捕获500箱带鱼,但是个头比去年明显小了很多。

    此外,今年9月16日休渔期结束后,海上出现了3次台风,不少渔船航行刚至目的地或航行途中,就被紧急召回或到附近港口避风,期间油费浪费巨大,再加上海上风浪大,对撒网捕鱼造成一定影响。

    来自上望的渔民吴善兴说:“休渔期这3个半月,我们修整渔船,信心十足地期待9月16日出海。谁知刚航行两天就接到了‘凡亚比’台风警报,无奈只能返航,这四五趟下来,产量很不理想。”

    笔者从上望渔业公司和东山渔业公司了解到,今年休渔期结束后渔业产量较往年普遍降低。上望渔业公司经理陈孝选介绍,休渔期结束已一个半月,去年同期,该公司每对双拖渔船的平均产值约为80万元,今年平均产值约为60万元,足足下降了33.3%,且这样的产值还是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才得以实现。陈孝选说:“这段时期,我们公司除个别渔民收获不错外,大部分渔船捕捞产量普遍不比往年。”

    据了解,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瑞安市,外地也是如此。舟山、象山等地渔民的捕捞量逐年减少,今年的情况尤为严重。

    船老大的感慨: 成本增加,鱼类减少

    这几天,渔民们的心里可不是味儿。受十三号台风“鲇鱼”、十四号台风“暹芭”影响,渔民们已在家休息了10多天,据气象部门预测,11月4日之后海上风浪才会减小,适宜船舶出航。停靠在东山渔港码头的渔船每天还需缴纳35元的守船费,这几天工人的工资仍需照发。

    东山渔业公司的船老大张朝兴就他今年出海捕捞情况,算了一笔账。他是一对双拖渔船的船老大,该渔船由10人合资,出一趟海历时15天,收获的水产产值约25万元,其中柴油费已达13万元,冰1万元,除去船员工资和零碎开销,最后每人分到手的钱不到1万元。去年一年,他总共分到七八万元,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也就只够解决家庭开销。“按照这形势,今年的情况肯定更差,这几天油价又涨了,估计一趟下来成本要增加四五千元。”张朝兴边说边摇头。

    渔民们陷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困境,究其根源,乃是渔业资源匮乏。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几年的渔业捕捞走了一条恶性循环之路:捕捞效益下滑——增大捕捞力量和强度——资源破坏——单产下降——效益下滑——再增加捕捞力量和强度。加之沿海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肆意排放,加剧了海水污染,近海区域渔业资源年年锐减,部分水产已经绝迹。

    该市一位姓虞的老船长介绍,他从事渔业捕捞已达30多年。上世纪70年代,随着钢质大型渔船和渔业探测仪的出现,捕捞的强度就已超过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到了80年代,渔船的设备进一步更新,海洋上很少出现鱼汛;进入90年代,随着海水污染日益严重,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已面临枯竭。

    据了解,在捕捞活动中,帆张网(源自韩国的一种张网渔具,用锚固定在海底,依靠装在网口两侧的帆布,利用水流冲击迫使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鲽、黄鲫、虾以及其他小杂鱼等经济水产动物幼体进入网中)渔船作业对渔业资源破坏力最大。在我国的各大渔场,帆张渔船屡禁不止,由于其省油、捕捞量大的特点,不少渔民仍偷偷使用帆张网进行毁灭性捕捞,这也是渔业资源锐减的重要原因。

    水产市场的声音: 海鲜少了,价格贵了

    “这么小的带鱼要22元一斤啊,往年这个月份市场上带鱼很多的,价格也便宜很多。怎么会相差这么大呢?”63岁的戴阿婆是马屿人,她见儿子媳妇工作繁忙,今年年初开始到市区儿子家中帮忙料理家务。她孙子平时最喜欢吃带鱼,昨天她在安阳菜场转了好几圈,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卖带鱼的摊位,可这个价格实在让她买不下手。

    黄女士一家是“海鲜爱好族”,尤其丈夫和女儿,餐餐离不开海鲜。20多年购买海鲜的经验让黄女士对渔业收获季节“了如指掌”,原本以为禁渔期过后,市场上海产品品种多、价格实惠,可以让父女俩吃个够,“要是饭桌上没有海鲜,我老公肯定吃不下饭。”她笑着说,可转而又没了笑脸,“如今菜场上海鲜又贵又少,买贵的心疼钱,不买又怕遭丈夫‘抱怨’”。为了让家人有个好食欲,黄女士最终还是“忍痛”买了几条小黄鱼,“没办法啊,再贵也得买,奇怪的是,这个时候的海鲜怎么还这么贵?看来以后烧饭做菜又要增加成本了。”

    不仅市民感叹市场上海鲜品种少、价格高,摊主和批发商也深有同感。我市水产交易市场一位批发商抱怨,今年9、10月较去年同期水产批发量将近少了一半。海鲜摊摊主也表示,现在批发市场海鲜特别抢手,有些鱼类根本批不到货,有些则价格太高,商家怕卖不出不敢进货。摊主王女士说:“现在带鱼批发价都要20来元,市场价格肯定还要高,我们现在根本不敢进货,万一没人买,亏损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