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修是“鱼米之乡”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五大水系之一修河,发源于湘、鄂、赣边境幕阜山系的黄龙山,其支流东津水、铜鼓(武宁)水、西港水、巾口水及潦河呈树状分布,干流由西向东自修水县境内的曾家桥,流经武宁、永修县,至永修吴城镇注入鄱阳湖,全长304公里。
修河自西向东贯穿永修全县,西边自柘林镇开始,穿过县城涂家埠,再向东流至吴城镇进入鄱阳湖,全长达72.25公里。全县水域总面积692217亩(含已划入共青市的原江益乡水面43567亩)中,鄱阳湖及修、潦河及柘林湖捕捞水面就达585446亩。
永修是“鱼米之乡”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全县有专、副业渔民1000余户,其中以古镇吴城、柘林居多,这里的专业渔民一无田,二无地,家里经济收入唯一来源是捕鱼。渔民一般以船为家,一年四季以捕鱼为生。由于过去渔业资源丰富,渔民通过丝网、布网、迷魂阵、鸬鹚等工具捕捞到的鳜鱼也较多,相对于其它淡水鱼类,鳜鱼因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原因,价格较高。故当地人也把鳜鱼叫做“贵鱼” 。因价格高即“贵” 与鳜谐音。从永修全县来说,临近修河、潦河、鄱阳湖、柘林水库等水域越近、且捕捞渔民越多的地方,人们吃的鳜鱼也就相对多些,以吴城、柘林、涂埠三镇的人们吃鳜鱼较多,山区乡、镇的人们吃鳜鱼的机会相对少些。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池塘、水库、河沟等养鱼技术日益普及,由于本县野生鳜鱼苗种丰富,套养鳜鱼随处可见,尤其是水库套养鳜鱼。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鳜鱼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和养殖效益的提高,加上鳜鱼苗种人工繁育获得成功,县委、县政府及水产部门的重视,为鳜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鳜鱼。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品种也不断更新,由翘嘴鳜(俗称花鳜)、大眼鳜发展到养殖斑鳜;养殖方式由大水面套养,转向池塘套养、池塘专养、网箱养殖,价格不断看涨,翘嘴鳜由过去每公斤30元提高到40-45元;斑鳜则由过去的每公斤30元提高到120-140元,同样的斑鳜(150-500克/尾),在韩国每公斤最高可卖到600元。难怪永修柘林湖出产的斑鳜因无污染、质量好,仅在韩国市场就供不应求。
永修县鱼多,喜欢吃鱼的人自然也就多,吃鱼也比较容易。每逄过年过节,或家里有红、白喜事,热情好客的主人或在家里、抑或在酒店款待亲朋好友,都喜欢上一道鳜鱼菜。鳜鱼烹饪方法有多种,各地人爱好也不尽相同。柘林人最爱吃鳜鱼煮粉条,味道鲜香,相得益彰;吴城人则最爱吃红烧鳜鱼,色泽鲜艳,味道浓厚;县城宾馆、饭店则喜欢做糖醋鳜鱼,甜酸适中、营养开胃;而对于家住船上的渔民,则鳜鱼做法更为便捷,从船边的自制贮鱼网箱里,捉上两、三条鲜活鳜鱼,用筷子并拢并从口插入鳜鱼腹中,然后握紧筷子向左或右一个方向旋转,然后慢慢将鳜鱼内脏全部夹出,用清水洗尽,打上几道花刀,装盘,放入适量食盐、姜、葱等调料,隔水在锅中清蒸半小时出锅即可食用,或者将剖好的鳜鱼直接放入高压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约10分钟,文火再煮15分钟,出锅时放入盐、色拉油、味精等调料匀和即可食用,此法做出的鳜鱼肴味道清正,原汁原味;而对于鳜鱼网箱养殖户来说,招待贵宾时,上的菜便有水煮鳜鱼、红烧鳜鱼、糖醋鳜鱼……满满一桌,成了地地道道的“鳜鱼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