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渔业产值达到587亿元居全国首位 海鲜价贵,吃不起
浙江省渔业产值达到587亿元居全国首位 海鲜价贵,吃不起
2011年,浙江省渔业产值达到587亿元,水产品总产量530亿万吨,远洋渔船、产量和从业人员规模均居全国首位……今天,记者在走出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会场后,信步来到了杭州的一家海鲜专卖店。两条一斤左右的鲳鱼,外加6条半斤左右的脱脂小黄鱼六百多元,顾客边付钱边摇头直叹:海鲜吃不起!
海货越来越少,海货越来越贵。这样的感受不仅体现在杭州市民身上,就连居住海岛的舟山人也发出同样的感慨。“小时候,海里很多大黄鱼,夜里还能听到黄鱼的叫声,黄鱼、带鱼、鲳鱼是家常便菜。现在野生黄鱼濒临灭绝,都买到几千块一斤了,多少年没有吃过了。”陈虔说起儿时的海鲜,满脸怀念。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盛产黄鱼、带鱼、墨鱼等海产品。与前苏联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和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为世界四大渔场。据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历史上,舟山渔场产量占整个舟山渔业产量的六七成,但现在可能剩下两成都不到。
舟山渔场产量锐减,当地人认为一方面与过度捕捞有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近海污染严重。如今的渔民要想以捕鱼为生,只能走出国门,进行远洋捕捞。
“要确保水产品供应、价格不大起大落,浙江人吃到平价海鲜,要在原有捕捞业基础上,加快转型发展现代渔业,搞好远洋渔业是关键。”餐桌上的问题也引起了浙江省副省长葛慧君的关注。
据浙江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介绍,2011年,该省省渔业产值达到587亿元,比2010年增长10.4%;水产品总产量530亿万吨,比2010年增长2.5%。虽然浙江渔业总量态势良好,但问题也已凸显。
去年年末,浙江海洋捕捞产况突然转差,春夏季东海带鱼发生量(鱼卵成活率)比2010年减少42%。同时,全年水产品的平均初次售价同比上涨7.7%,达到了11073元/吨,渔民的户均捕捞、养殖支出却同比也都增长了13%以上。和百姓吃不起一样,渔民同样捕不起。
赵利民认为,扩展远洋捕捞业,探索“海洋牧场”、“碳汇渔业”等是增加东海水产品供应量,实现渔民增收,满足群众口福的一大出路。
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远洋渔船、产量和从业人员规模均居全国首位。但是,发展远洋渔业仍有两大难题有待解决。
“浙江渔船‘老、旧、低、差现象比较普遍,难以适应远距离、长时间、高强度的远洋作业要求。另外,随着远洋渔业规模扩大,渔船海上后勤补给、货物装卸能力明显不足。”赵利民表示,浙江将实施国内海洋捕捞渔船转型升级工程,同时建设舟山远洋渔业产业集聚区等远洋渔业综合基地,为远洋渔业提供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