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行情 > 水产类 >

水产类

海洋牧场,未来的蓝色粮仓 06-12

宁波日报 2012-06-12 11:08 水产类
海洋牧场,未来的蓝色粮仓 06-12 【紧接第1版】据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秀忠介绍,我市渔业在经历了吃海、

海洋牧场,未来的蓝色粮仓  06-12

【紧接第1版】据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秀忠介绍,我市渔业在经历了“吃海”、“耕海”后,目前正处在“养海”的巨变阶段。

建设海洋牧场,就是“养海”的关键。按照计划,我市将通过十年的努力,在沿海建设六个各具特色的、辐射整个宁波近岸主要海域的海洋牧场区。一旦海洋牧场顺利建成,宁波生态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0%提高到40%,增殖资源的回捕量将由现在的每年约3000吨提高到3万吨。

“有了海洋牧场,我们就能像赶着成群牛羊到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把海洋中的各类鱼聚集在特定海域,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让鱼儿在海洋牧场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繁殖。”陈秀忠向我们描绘了未来海洋牧场的场景。

让濒危的鱼虾回归“故里”

以岱衢族大黄鱼为主料做成的咸菜大汤黄鱼,曾是甬城市民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市近海捕获量的锐减,价格一路飙升的野生大黄鱼成了珍稀水产品。2010年,一条3.25公斤重的岱衢族大黄鱼,竟在象山拍卖出8.8万元“天价”。

“酷渔滥捕,是导致岱衢族大黄鱼濒临消亡的主要原因。”出生于岱山、长期从事海洋捕捞业的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员祥,几乎与所有渔民一样,谈起记忆中的大黄鱼就有一种切肤之痛。

为拯救濒临消亡的大黄鱼,我市于2007年于启动野生岱衢洋大黄鱼野生亲本采捕、保活、繁育和种质库建设项目,并于同年4月成立了“野生岱衢族大黄鱼采捕”攻关小组;2008年,成功采捕到8尾可繁殖的亲鱼。这8尾亲鱼经驯养、促熟、催产和人工繁育,现已成功培育出子三代岱衢族大黄鱼8千万尾。

记者日前在位于西沪港的网箱养殖基地看见,20多个网箱内,胴长已有4厘米以上的子三代岱衢族大黄鱼,生长状况良好。“下月中旬,这些大黄鱼就可以放流了!”

正带着科研人员为鱼苗做放流体检的市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黄澜说:“这些鱼苗放流后,将为本地大黄鱼的种群恢复提供有力保障,而濒危的鱼虾重归‘故里有助于生态的修复,使我市的海域成为真正的蓝色海洋。”

事实上,人工鱼礁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加快了我市增殖放流的步伐。截至目前,我市近5年已累计在象山港、韭山列岛、渔山列岛等海域放流中国对虾1.3亿尾,黑鲷、梭鱼、乌贼、大黄鱼等鱼苗2.3亿尾,贝类、梭子蟹等2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