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国内乳企“差别化”战略缓解成本压力

2007-09-11 09:39 饮料类
国内乳品企业持续多年的"同质化过度竞争"在越来越强的成本压力下显得难以为继。一些主要乳业企业不断加快

国内乳品企业持续多年的"同质化过度竞争"在越来越强的成本压力下显得难以为继。一些主要乳业企业不断加快新品开发力度,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实施"差别化"市场战略,试图缓解成本的"挤压"。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重新梳理乳业的标准体系、分清乳品的市场层次、结束同质化低端竞争,应该是时候了。

据此间业内人士介绍,前不久全国乳业界曾经引发过一个有关"禁止牛奶捆绑销售"的争论。争论一方认为捆绑销售式的促销行为,是一种过度竞争的表现,应该制止;但争论的另一方认为,只要在法定范围内,企业选择采取怎样的销售方式,是企业的自愿自主行为,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最后这个争论不了了之。

上海资深奶业分析人士顾佳升说,这个争论本身已经"偃旗息鼓",但有一点应该看到,这是在乳业行业原料、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出现的争论。也就是说,越来越强的成本压力已开始明显挤压国内乳业持续多年"同质竞争"的空间,这种过度竞争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但争论本身不了了之的情况又表明,单纯依靠销售手段或价格手段来消除成本压力,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光明乳业新任总裁郭本恒对记者说,今年上半年对国内大多数乳品企业来说,成本压力都是明显的。要化解这种压力,根本的办法就是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实施"差别化"的市场战略。光明乳业已连续向市场推出"优倍"高端鲜奶、"畅优"新品酸奶以及适合血糖偏高人群的"舒平牛奶"等多个新产品。"这些与现有乳品市场有差别、有错位的产品,正在成为企业业绩的新支撑点"。

上海市奶业协会相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奶业混乱现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市场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加工工艺的异常趋同化,结果是原本存在明显质量差异的不同等级的原料生奶,在终端市场上几乎完全得不到体现,抹杀了"只有优质原料奶才能生产出优质乳制品"的科学原则。同时,也抹杀了中国优秀奶农的客观存在。重新梳理乳业的标准体系,分出市场层次,结束同质化竞争,"现在应该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