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果汁饮料,一定要留意其保管、开启和食用的条件
【事件回放】
工商部门介绍,前几天,管女士以5块多钱购买了一瓶饮料,就在转身离店时,突然饮料瓶“砰”的一声爆炸了,管女士头脑一晕,吓得双眼紧闭。待缓过神来发现饮料冒着白色泡沫流淌了一地,并飞溅到商店的电视机上,只见瓶底炸出了一个三角形,而瓶口完好无损。
据店主介绍,她卖过无数饮料,还从来没见过塑料饮料瓶会爆炸的。宝应县消协夕阳红维权中心的工作人员朱爱莲接诉后,迅速与厂家进行交涉,最终厂家按《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给管女士作了10倍赔偿。
昨天大早,一位姓管的女士便致电宝应县消协夕阳红维权中心,感谢该中心为他们讨回公道。
调查
饮料瓶爆炸案例不少
有关饮料瓶爆炸的案例在扬州,包括外地也发生过不少,其中的一些事件还导致人受伤。工商部门介绍,每年到了夏季,都要接到啤酒瓶、饮料瓶爆炸伤人的投诉。
据了解,2006年,市区一消费者沈先生曾在超市购买了几瓶塑料瓶装的鲜果汁饮料,放置在家中,10多天后取出其中一瓶准备饮用时,突然“砰”的一声,瓶盖被气体顶出,从其眼睑“飞旋”而过。沈先生眼睑被缝6针。
去年夏天,市区王先生开车外出有事,结果刚打开车门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坐在车内感觉进入桑拿房,发动汽车打开空调,突然后座上的饮料瓶发生爆炸,幸亏没有伤到人。
“喝前摇一摇”,这是某品牌饮料的广告语,而上海消费者姚先生就“摇”出了麻烦,饮料瓶突然爆裂,瓶盖正好击中姚先生的鼻子,顿时血流满面……在广东一62岁的梁老伯在清理拾来的饮料瓶时,其中的一个突然爆炸,梁老伯双手几乎被完全炸烂,左眼也被炸失明。
提醒
瓶身膨胀、气泡、变形勿开启
记者进入百度输入“饮料瓶爆炸”搜索发现,饮料瓶爆炸并不是个别现象。扬州市消费者协会曾就塑料瓶装饮料也会“爆炸”伤人问题专门发布“消费警示”,当众指出:从口感的角度考虑,现在不少果汁饮料是低温灌装,生产、运输、销售过程均需低温。一旦生产、运输、销售和存储过程稍有不当,离开低温条件就会造成原料发酵、细菌繁殖,从而出现产品变质,导致不能饮用,严重的还会发生伤人事件。消费者协会还介绍,夏天除了饮料瓶会发生爆炸之外,啤酒瓶也会爆炸,外部原因是引起啤酒瓶爆炸伤人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果汁饮料,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的标识和相关说明,留意其保管、开启和食用的条件。遇到全程冷藏的饮料,应尽可能地满足条件,实在无法满足全程冷藏条件的,应尽量缩短非冷藏时间。饮料从外观看如出现膨胀、气泡、变形等,应停止饮用,开启时注意安全防范,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此外,在高温天气下,最好不要将车子停在阳光下,建议使用遮阳锡箔挡板、速效降温剂,并换上清凉坐垫。同时将容易在高温下爆炸的物品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