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追溯体系,并非可以彻底解决食品安全的担忧
但可追溯食品并不像“绿色”、“有机”那样“昂贵”,以麦德龙为例,这家公司的承诺是售价不高于同类同质量的商品。为了建立这一可追溯体系,麦德龙专门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名为麦咨达的咨询公司。所有纳入可追溯体系的商品,上面都会贴有一个绿色的“麦咨达”认证标签,通过上面的条码,就可以在店内终端或网站上查询生鲜产品的相关信息。
像麦德龙这样,每一家零售商自建一套可追溯体系,并不是一个高效率的方法。每一个独立系统对可追溯标准建立、执行是否能够合规,都存在疑问;中小零售商也没有实力来建立这一体系。此前部分地方政府也曾尝试以主导身份来参与可追溯体系建设,但零售商们很快发现,每一个省份的体系都是独立的,与跨区域的零售商及供应商都无法对接。所以,对于那些并未决定自建这一体系的零售商来说,只能等待最佳的第三方出现。
“可追溯肯定是个趋势,特别是那些产业链条相对较短、更容易实现规模化养殖和种植的生鲜产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技术中心副主任吴广枫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不过,她认为不应该对此过度乐观,可追溯最大的障碍就是中国分散的小农产生模式。以生猪为例,中国生猪养殖以传统农户散养为主,大约有2.5亿个农户养殖单位分散在各区域。
作为可以带来大订单的零售商,麦德龙用利益原则说服了一部分农户接受可追溯认证:接受麦咨达认证,可以优先成为麦德龙的供应商;当某一品类的认证供应商可以满足供应时,麦德龙会只卖经过认证的商品。
但可追溯体系,也并非可以彻底解决食品安全的担忧。尽管麦德龙会有一套方法来核查供应商是否按照标准执行,对于某些蓄意造假者也难以全面防范。可追溯体系的作用在于,在前期的标准设置及监管后,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快速追查到责任人,这样的透明性倒逼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减少。
3月11日在上海开业的1919西餐厅,是麦德龙可追溯体系的代表客户,这家餐厅甚至要求采购人员只在麦德龙购买生鲜产品,且必须是有麦咨达认证的。餐厅的总经理Eric Gagnon说,在中国即使五星级酒店的餐厅也很难保障全部食材都值得信赖,但是经过麦咨达认证的却具有整体信赖感。为此,他完全根据麦德龙能提供的产品来设计了菜单。
也已经有供应商决定抢占可追溯体系带来的市场机会。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正在打造可追溯的生猪养殖链。“祖孙三代是什么血统,在哪个养猪场养大的,什么时候吃过什么,用过什么药……”刘永好说,这些信息一清二楚的猪肉,肯定比普通猪肉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作为中国第一家可追溯餐厅,1919刚开业的时候,服务员每天只能有一两次的机会向有兴趣的食客们演示可追溯系统;开业一个月之后,这样的演示机会已经越来越多了。而对于更多零售商来说,在更多顾客建立起“可追溯”意识之前,没有这个体系并不影响商品销售,这正是他们暂时对此毫不重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