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中国华融广州办:“特别思路”的魅力

当代金融家 2011-10-21 09:21 营销管理
在资金紧缺的第一年,他们以脑袋经济打开了市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在加快发展的第二年,他们创新出以

在资金紧缺的第一年,他们以“脑袋经济”打开了市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在加快发展的第二年,他们创新出“以资产管理为主业、以提升资产价值为核心、以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为手段”的赢利模式,创造出了破纪录的经营业绩。这就是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广州办事处(以下称华融广州办)快速扭转发展态势、打赢翻身仗的“特别思路”。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运营总监、广州办事处总经理周伙荣。

   由“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飞跃

  虽然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但是2009年之前,华融广州办却处于落后状态,业绩在中国华融系统中处在倒数的位置,已经连续三年亏损。这一年,赖小民出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求贤若渴的赖总裁立即启动人才发展战略,率先从平安银行总行引进了高级管理人才周伙荣,期望他将平安银行的优秀市场化观念、机制和作风等带进华融广州办。

  周伙荣加入华融广州办之后,立志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在他的建议并促成下,华融广州办确立了“一年迈大步,两年入前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追赶目标。他与有关领导亲赴北京主动请缨,向公司立下新的利润目标军令状,并表达了用自己“乌纱帽”担保的决心,表现出周伙荣敢于承担、敢于向不可能目标挑战的气魄。华融广州办在其带领下,果然不负众望,当年就摘掉了亏损的帽子,实现了大幅的赢利,在华融系统中从原来的倒数第一,跃升到了第四名。

  到了2010年,周伙荣再接再厉,乘胜追击,带领华融广州办再一次实现了新的飞跃,人均创利突破了264万元,综合效益排名中国华融系统办事处的第一位。2011年上半年,华融广州办在周伙荣的领导下,再立发展新目标,1—7月经营业绩稳居中国华融系统办事处的榜首,全年人均创利有望突破350万元,将再度刷新中国华融的历史纪录。

  2011年5月,周伙荣获得了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表示了国家对其领导能力和所作贡献的高度肯定。面对沉甸甸的个人荣誉,周伙荣只是淡然一笑。“华融广州办近年来的超常规发展,首先得益于赖小民总裁的直接关心和大力支持,有赖于广州办整个经营班子和全办每一位员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这个奖章虽然是我的个人荣誉,但功劳应归于大家。”周伙荣如是对记者说。

  以创新追逐超常规发展之梦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华融广州办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如此快速的发展?周伙荣揭开了背后的答案,就是依靠全方位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的事业得以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华融广州办的创新则首先源自于观念的创新”。周伙荣解释道。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华融广州办没有任何落后的理由。”周伙荣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从观念上彻底改变,逐步走向市场化经营。变革必然意味着新旧文化的博弈,周伙荣表示,“要让所有员工从原来的"坐商"变成"行商",要融入市场,驾驭市场,从"给米做饭"的旧模式转变成"找米下锅"、还要做成好饭的新模式。”那么,究竟周伙荣为华融广州办带来了一些怎么样的新理念呢?他举出了一些例子:做强做大办事处,必须“用特别的思路解决特别的出路”;面对困难和压力,要“敢于向不可能挑战”;到市场找米做饭,要“变坐商为行商”;打拼市场,“脚步要勤、脸皮要厚”;错失商机,“就是最大的经营风险”;创新模式,就是要用“脑袋赚钱”;创造价值,就要树立“企业赚钱我才赚钱”的价值观。以上这些朗朗上口的文字,正是周伙荣创新理念的精髓所在。正是有了这些贴近市场的创新理念,华融广州办才能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式,以市场化的思维方式,从容应对新形势、新问题,为实现超常规发展打下了坚强的思想理论基础。

  突出资产管理主业,打响综合服务组合拳

  “资产管理公司主业就是资产管理,我们把握的原则就是不能偏离资产公司基本业务去搞创新”,对于转型过程中主业定位问题,周伙荣有着很深的坚持。“我们创新业务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将资产管理主营业务与金融服务、投行手段和平台业务搭配起来打"组合拳",对于客户来说,华融广州办提供的是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

  周伙荣举例说,比如,我们开发的项目,大多数以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为切入点,收购以后进行债权债务重组,再提供财务顾问、项目顾问、资产整合等配套的金融服务,然后进一步利用中国华融多元化的平台盘活资产,达到提升资产价值的目标。整个项目运作过程,包含了传统的收购业务和资产管理延伸的创新业务,体现出了中国华融的独有市场价值。近年来,华融广州办的创新业务更加集中到有市场空间和突出华融优势的拯救“危机项目上来。华融广州办通过运用创新业务手段,先后参与了多个企业的债务重组或烂尾楼的盘活,成功救助或救活了这些与金融风险关联的“危机企业”或“危机项目”,有的还为社会维稳工作尽了国有金融企业的责任,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华融广州办开发收购的珠海“时代广场”项目,是珠海市的标志性建筑,已经烂尾18年。华融广州办接手后,在成功收购其不良债权的基础上,迅速派出了一支懂资产管理、工程监督、建筑施工以及财务核算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企业重整债务,盘活资产,协调社会关系,有效解决客户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将该项目从烂尾状态整合成为极具市场价值的明星项目。此举,不但化解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也救活了企业,提升了存量资产的价值,更为美化城市景观、增加政府税入、改善人民就业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了当地政府、银监局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脑袋经济”:打造低投入、高产出的赢利模式

  在回顾华融广州办的转型道路,周伙荣感叹道:“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常规的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在很难取得成功,通过近两年来特别思路的探索和艰苦努力,才使得华融广州办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其中,“脑袋经济”更是功不可没。

  何谓“脑袋经济”?周伙荣对此有着精辟的解释。“脑袋经济”,就是通过提供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的经验及技术获取收益,也叫靠脑袋赚钱。周伙荣强调说:广东市场民营企业实力非常强、资金也比较充裕,但是在资产管理方面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这就为中国华融提供了绝佳的切入机会。以商业收购和重组项目为例,在收购不良资产环节,华融广州办利用多年积累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技术和经验,包括资产定价、风险判断、法律分析、成本测算等方面,对收购资产的价值作出比较精准的判断,保证有赢利空间;进入重组阶段,华融广州办采取投资银行的技术手段设计交易结构,并综合运用投资、法律、财务、房地产等专业知识制定重组方案,提供智力型金融服务;在追加投资或再完善阶段,华融广州办通过提供相关投融资等技术型金融服务,将资产价值进一步提升。以上这些技术和经验都是高附加值、高含金量的金融服务,也是华融广州办创新资产管理内涵和外延的“脑袋经济”,是中国华融打金融服务“组合拳”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周伙荣所倡导的“脑袋经济”很快就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脑袋经济”不但为华融广州办带来了比较可观的收入,还为华融广州办赢得了宝贵的客户资源,而且还打响了中国华融的品牌。目前,“智力经济”产生的效益已成为华融广州办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也是周伙荣“用特别的眼光推出特别的产品,用特别的手段解决特别的项目”的主要打法之一。

  “借船出海”:实现与大客户的共赢

  对华融广州办来讲,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就要借“大船”出海捕“大鱼”,实现强强联合。周伙荣表示,华融广州办很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实行大客户战略,通过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实现双方的共赢,各取所需。

  周伙荣分析,大客户的优势很明显,他们都是企业“航母”,不但具有较大的资产规模,而且社会地位高,抗风险能力非常强。华融的优势也很明显,华融是金融央企,具有丰富的牌照资源,而且拥有一支专业的不良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专业人才,可以为大客户提供贴身的综合金融服务。特别是当大客户遭遇行业低潮期或因现金流的暂时短缺导致项目停滞的情况下,华融广州办可以“雪中送炭”,帮助他们有效解决问题,渡过发展的艰难期,取得双方的共同胜利。

  近年来,华融广州办分别与海航集团、朗钜集团、安远集团、珠光集团等大客户进行了深入友好的合作,在为这些大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华融广州办也取得十分理想的收入。目前,大客户带来的收入已超过了华融广州办总收入的80%,充分体现了实行大客户战略、“借船出海”的显著成效。周伙荣还充满自信地预测: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预计这些大客户还会为华融广州办带来更可观的收入,为广州办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打拼市场,需要特别的作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华融广州办还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工作作风,即拿到项目后,24个小时人停项目不停地连续作战,抢时间,以过人的效率赢得客户和市场。周伙荣告诉记者,“这就是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落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个数十亿的项目,如果不是通过几天几夜的加班加点努力,商机早就失去了。” 周伙荣形象地将之形容为“五加二、白加黑”,上班时间加周末时间,白天加夜晚。

  正常的工作时间是一天8小时,一周上班5天。但是这种常规的工作方式根本不能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要,也无法支持起华融广州办的超常规发展。近年来,华融广州办接手的大部分都是非标准化的业务,这些项目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而且项目本身非常的复杂,整个项目的方案架构都要进行单独的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每个项目面临的竞争对手非常多,一找到项目,就要尽快落地,这样才能保证将项目资源可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时间、效率的角度争取优势,让华融在广州市场上的品牌做到响当当,虽然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努力,但周伙荣和其员工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周伙荣分析,只有快马加鞭地走在当地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华融广州办才能取得竞争优势。此外,由于华融广州办的风险管控能力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强,项目的设计、整合也有优势,加上运作周期短、效率高,这样超强的市场竞争力,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可以得到市场的认识和肯定。

  用周伙荣的话说,市场是抢来的,只有树立特别的思路,运用超前的眼光,发扬“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工作作风,才能有效解决华融广州办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坚守风险底线,努力实现零风险经营

  “做资产管理就是要和风险打交道,要保证企业和自己往前走的同时“不摔跤”,就必须坚守风险底线,绝对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周伙荣强调说:“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是华融广州办的立办之本,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持之以恒,高标准、严要求地去对待。”华融广州办在风险管理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我们的风险管控体系涵盖了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渗透到项目运作的每一个环节。在事前,我们创新了风险关口前移的做法,安排法律人员全程参与项目的尽职调查,确保没有法律风险;在事中,我们发挥法律、金融、财务、工程等专业优势,将风险管控措施体现到方案设计之中,把好审查审批关;在事后,通过发挥后续管理部门的专业职责,对已实施项目进行专业的、定期的动态跟踪管理,确保实施过程中不出任何风险。从目前的情况看,华融广州办的项目基本没出现不可控的风险,实现了零风险的经营。”周伙荣对华融广州办的风险管理充满了信心。

  华融广州办近两年取得的超常规发展,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业内和监管层的特别关注,担心华融广州办超越了红线。今年5月份,为了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发展步伐,国家监管层派出相关人员对华融广州办进行现场调研。检查人员在两天时间里,了解了华融广州办的项目创新情况,进行了实地的现场考察,同时还召开了客户代表座谈会,从一个侧面了解华融广州办。结果出人意料,客户代表一致认为华融广州办是依法合规的,而且为客户提供了十分宝贵的金融服务支持,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也为当地经济建设、人员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经过多方位的调研,检查组领导也用了多个“好”字来评价华融广州办的发展态势,肯定了华融广州办确实是依法合规的典范,解开了大家对其快速发展的疑问。

  周伙荣强调,所谓风险第一个就是市场风险,第二个是合规风险,第三个是政策风险,还有一个就是道德风险。在经营过程中,周伙荣强调,团队建设既要防腐,还要防危,保护员工的安全。周伙荣告诉记者,在企业内部一定要建立一套阳光机制,建立一个想做事、做成事、做好事、不出事的工作氛围,而且要固化成为一种长效机制,保证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在一个积极上进、清新干净的环境下工作、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