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怎样看待村官农资联络员? 09-11

第一营销网 2012-09-11 14:25 营销管理
怎样看待村官农资联络员? 09-11 近日,有媒体报道(如上)称,在春耕备播时节,山东省临沭县目前已聘请12

怎样看待村官农资联络员?  09-11

近日,有媒体报道(如上)称,在春耕备播时节,山东省临沭县目前已聘请125名村官担任起农资维权联络员,联络员的主要作用:一是帮助农民查验农资店各个批次农资的进货情况,以便向村民宣传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名牌产品,规避农民被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害的情况发生。二是帮助农民维权,一旦遇到问题农资可向他们投诉,他们会协助解决。先不说这种做法到底能有多大作用,至少政府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所发挥的积极意义也是毫无怀疑的。不过笔者觉得有几个方面还是值得探讨的。

帮助农民选购不如教农民选购

诚然,近年来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在局部地区、某个时间段有所泛滥,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但这终归是少数。和正规农资相比,其所占比重是极其有限的。但由于人们对这类假冒伪劣的痛恨,使这种危害被有意识的放大和夸张。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假冒伪劣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使整个农资市场陷入一种信任危机,部分正规企业、正牌产品也受到一定冲击。许多农民在选购农资产品时无所适从,即使面对正牌产品也会带上有色眼镜,似乎整个农资市场已乱到不可救药、已无可信赖的好产品可言。一旦任凭这种社会心态肆意发展而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农资市场的今后的持续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也许,村官农资联络员的产生就源于此吧。

其实,无论假冒伪劣怎样猖狂,都是在暗中交易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销售目的的。分析那些吃亏上当的农民,说得好听一些是他们缺乏相关的知识、缺乏辨别能力,其实只要农民摆正思想,摒弃图便宜的心理,这种假冒伪劣是很难有市场的。去年,笔者所在地的一个“农资下乡忽悠团”,之所以每到一地都能够成功诈骗,就是利用了农民贪便宜的心理。该忽悠团所销售的其中一种复合肥120元/袋(50公斤),农民买4袋就送1袋,而同规格的复合肥当时的正常市场价为160元/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农民吃亏上当?笔者之所以说以上这个案例,就觉得如此建立农资联络员耗时费力帮助农民选购农资,不如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掌握一些有关化肥、农药的一些初步知识,懂得一些辨别方法。把村官农资联络员推荐农资,变成农民自由选购农资,这样就会更有主动性。

其实,可以利用一些农闲时节把农民组织起来,让一些据有专业知识人员的讲解一下,像各村身边的农资经销商就是很好的人选。据笔者了解,很多农资经销商的业务水平还是较高的。但可惜的是,农民空闲时间,除了打扑克、侃大山,根本没有人组织他们。村官农资联络员虽好,可不能年年、季季、天天陪农民查验、选购农资吧?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到底,农民只要到那些有资质的农资经销店,按照正常的思路完全能够选购到正规合格产品。千万不要一叶障目、因噎废食,把整个农资市场看得都那么黑暗。
假农资是个监管问题,并不是靠村官农资联络员的引导就能够解决的。假劣农资之所以有所泛滥,就是监管不力、“养鱼执法”造成的。引导农民规避使用假劣农资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市场的最终净化,还是要靠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来实现,而加强监管则是法律尊严的最终体现。我们既要对造假者予以严惩,还要对于故意放纵造假者严惩不怠。既要下决心清理掉执法队伍内部的一些潜规则,如收取一定数额的保护费、入场费、以罚代管等,还要净化执法队伍,对那些敢于进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者坚决清除执法队伍。否则,呐喊声再高,打假措施再多,都是形同虚设,也只能雷声大、雨点小。这也许就是“年年打假年年有,年年有假年年打”的原因吧。

帮助农民正确使用农资同样重要

近年来,农资事故频频发生,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笔者时常从很多媒体上看到有关农民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的报道,特别是各地有不少因农民错用除草剂而殃及庄稼的事件发生。笔者作为一名生活在最基层的农资经销商,这类事故听到和看到的就更多了。每当听到自己认识的一些农民,因农药使用不当打死或打坏庄稼的事故,就感到痛心,特别是一些受损作物因错过季节不能重播或改播的,农民的损失更是无法弥补的。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一农民家的1.4亩红薯,因为错用了玉米苗后除草剂而全部死亡;五莲县街头镇一农民因为不舍得倒,将没用完的半喷雾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喷在了自家那半亩芋头地里,导致所有芋头全部死亡;该镇一不识字的农民误将一瓶百草枯当做杀虫剂将自家的一块即将收获的春玉米全部打死;还有一个将一包玉米控旺产品在玉米三四十公分高时提前喷施,再加上当时正处于严重干旱时期,导致玉米停止生长,不能正常开花、抽穗,0.7亩玉米绝产;还有一农民将百草枯、草甘膦、精喹禾灵3种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勾兑在一起在花生田使用,导致1亩多花生全部死亡。

这样的事故在笔者身边发生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每次听到这类事故除了痛心,再就是为这些农民惋惜,却又很无奈。由此也反映出当前指导农民用药问题是农资服务的一个盲区,基层农村非常需要真正懂专业、有知识的农民技术员这类农业人才。如果我们的村官农资联络员能堪当此任,那真是农民的一大幸事。不过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给广大农民带来福音:文件突出强调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投入财政资金,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工作经费的问题,指导农民科学地使用农药,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村官农资联络员是否能堪当此任

村官农资联络员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能力是能否胜任这项工作的关键,也是干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村官农资联络员只有自身农资装备过硬,才能把一些好的农资产品推荐给农民,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帮助。否则,如果因为自身水平问题,误将一些不适合的产品推荐给了农民,或者被个别的不良经销商蒙骗,将不合格产品推荐给了农民,或者因技术、使用方法指导不到位,都有可能好心办了错事,给农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还有可能给政府形象带来损害,甚至激化干群矛盾。这类问题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如果村官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农资联络员还是不要当为好。

还有就是村官农资联络员是否能清正廉洁,大多数农资经销商都在经营正规品牌,村官推荐的标准是什么?他该推荐使用谁的产品?这里面的问题就值得思考,谁能保证不会产生权钱交易?果真如此,势必使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农资市场又增加了一层阴影。脱离了市场的原则,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总会有人欢喜有人忧,这样不利于农资市场的健康发展。